如果你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好,先要引起興趣,不能只有意識而無感覺。
然而什麼是興趣?一件事反覆做上幾十次只能成為習慣,至少要做個幾百次才會變成興趣!
寫作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不想提筆寫個幾百次。
有人說歐洲的音樂誕生於大自然中,當人與神對談,彷如祈禱般直覺地譜出動人的樂章來。
寫作的道理也一樣,如果文章是生活的見證,那麼寫作就是一個人高低起伏的人生經驗與真摯情感的累積。
隨意亂寫,或許難登大雅,但是足以解開心中的鬱結,增進心理層面的成長。
發現文字的魔力,真是人生當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所以我從不否認學習的價值,但是學寫作的人,一定要把目的搞清楚,不能只有格式和字數,外加評論和得分。
簡單的說,真情不容易表現,直覺式的寫作能幫助我們澄清雜亂的思緒,讓我們從渾沌的狀態安定下來,理論的出現反而阻礙了自由發揮的空間,太求完美和太在意別人的眼光,除了容易落入窠臼,更讓我們遺忘了最初的美好。
讓人感慨的是,現在的作文課,像是一個「翻」、「查」、「找」的科目,真是可惜呀。
所以提醒國文老師,請你鼓勵寫,但不必強迫寫,別逼得那些只喜歡讀而不喜歡寫的學生自慚形穢,欣賞別人的作品,也可以填補自己所沒有的部分,都是向著好的方向前進。
同時,不要太挑剔章法結構,害那些有才華的學生只敢躲起來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君不見多少豪情、多少愁煩,都在文法中大打折扣?
做老師的,只要用心了解學生吐露的心境,並適時給予回應就夠了,很多學生不見得有勇氣毫無保留放逐想像或把自己釋放出來,如果沒有你無怨無悔的支持與鼓勵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