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適逢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為使國內外觀光客能欣賞我國歷代錢幣之美,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中華郵政公司,聯合舉辦「郵幣有方—中華歷代錢幣與郵票展」,匯集古代錢幣與現代郵票,同台展出,相互呼應,擦出跨時代的火花。
國立歷史博館典藏的中華歷代錢幣為數甚多,被稱為「最有錢的博物館」。史博館表示,伴隨著歷史的脈動起伏,錢幣反映了社會經濟面的發展,,這次展出的除了館方珍藏的歷代錢幣,也邀台北市集幣協會提供民國錢幣參展,中華郵政更展出歷年發行的「古代錢幣郵票」及「新台幣發行五十周年紀念郵票」與郵票原圖,是一場兼具古文物鑑賞與郵票藝術賞析的展覽。
史博館這次精選了兩百五十五件的錢幣精品,從三千多年前先秦時期的刀幣、布幣,到唐朝、元朝的銀錠與元寶,可觀察到一向被古代文人指為「銅臭」的錢幣,展現了無比的藝術性,舉凡錢幣形狀、穿孔大小、輪廓闊狹、銅色等要素,皆形成獨特的美感,最重要的是它一直保持著一種以文字作為面文的表徵,成為中國兩千多年的錢幣形式,也是中國固有異於其他民族的特色。
中華郵政公司表示,「郵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是郵資憑證,也是具有投資價值的收藏品,而郵票的圖像具有國家意象的重要意義,內容從早期元首肖像到今天的多元化呈現;這次展覽精選一九七五、一九七六、一九七八、一九九○年版發行的「古代錢幣郵票」,使「郵」、「幣」相互輝映。
「郵幣有方—中華歷代錢幣與郵票展」即日起至十一月二十六日在郵政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