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我考上台中商專。當時家中食指浩繁,而我又是長女,弟弟妹妹加上我,共有七個小孩都在讀書,家計的重擔全都落在務農的父親身上。親朋好友、左右鄰居都勸父親不要讓我上台中求學,要我去工廠工作,好減輕父親的壓力,父親獨排眾議,他說:「女兒,不要擔心,好好讀,錢的事爸爸會想辦法的。」
開學後,我住在學校的宿舍,為了省錢,我的早餐是二片吐司加白開水,午餐和晚餐則是一小碗白飯和二樣青菜,再加上一大包免費的湯,這樣,我一天的花費不到五十元。
一個月後,科任教官要我放學後到教官室找她。教官給我二百元,叫我去買二個便當,而且還要我先不要吃晚餐。當我把便當給教官時,教官拉開旁邊的椅子示意我坐下,我正納悶時,教官已打開其中的一個便當叫我趁熱吃。離開家到學校這三十多天以來,我第一次吃到魚和肉,也第一次感覺到「飽」,我忍住淚水向教官道謝。教官說:「妳就像我的女兒一樣,要吃飽才有力氣讀書!我會幫妳爭取學校的工讀機會。」
隔天一早,教官提著一份糕點和一瓶鮮奶給我,並告訴我:「早餐不要吃白吐司配白開水,這樣對身體不好,有任何困難都可以來找教官。」我點點頭接下教官的愛心,眼淚終於忍不住了。
對於一個國中剛畢業的鄉下女孩,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居然得到這麼溫暖的關懷,我就帶著這樣的感動度過了五年的求學生涯。現在,我已結婚生子,也有能力幫助別人,每當我看到有學生無法支付午餐費時,我總會不加思索的掏出錢來。
以前的我是「接受」;現在的我是「給予」,我要把我的感動「傳」出去。謝謝您!「馬」教官!(因為教官的臉型較長,同學們都暱稱她為「馬」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