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鄉民林新來 盼建觀音博物館

 |2011.10.18
2084觀看次
字級

【本報觀音訊】桃園觀音是全台唯二以「神佛」命名的鄉鎮(另一為高雄彌陀),雕刻師林新來盼能在有生之年,在故鄉(觀音鄉)成立觀音博物館,因而積極蒐集各式觀音像四百多尊,無論出再高價他都不願割愛。

在林新來蒐集的四百多尊觀音像裡,若以造型來看,舉凡千手千眼觀音、送子觀音、白衣觀音等都有,其中最特別的是男相觀音,一般人對觀音的印象就是慈悲法像,但男相觀音有留鬍子,坊間很少見,就他所知,僅北港朝天宮有一尊。

如果以材質來分,主要是以木雕為主,還有瓷器、青銅、石刻和泥塑等材質,林新來強調,早期農業社會生活艱苦,民眾沒錢供奉木雕神明,只買得起泥土雕塑的觀音像,此外,他還有一尊生鐵打造的千手千眼觀音,鑄造時間超過百年。

三年前上映的國片《流浪神狗人》中出現的送子觀音,也是林新來蒐藏品之一,片子殺青後,導演開口要買,他隨便開了三萬元的高價,希望讓對方打退堂鼓,不料導演一口答應,林新來不得不割愛。

有了送子觀音的經驗後,林新來不敢再任意開價碼,兩年前有客人出價五萬元,要買一尊磚土砌成的觀音像,他二話不說回絕,「這些特色觀音像如果都賣掉,將來的觀音博物館就沒看頭了。」

「觀音博物館不是說建就建,需要公部門對拓展觀光、保存文化有高度認同,才能協助解決最棘手的土地問題。」林新來心中規畫的觀音博物館,主建物與停車場的建地,至少需要五、六百坪。雖然觀音博物館八字還沒一撇,但林新來沒有放棄,仍持續蒐集、保存觀音像,他深信只要時機一到,這些珍藏的佛像都會變成全民的文化財,也會讓觀音子弟為家鄉感到驕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