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形平坦,唯一的自然山脈就是佘山,雖然高度只有二百多公尺,山上百年古樹名木鬱鬱蔥蔥,風景秀麗,更因為佘山天文臺而聞名於世。
這座天文臺始建於一八九九年(光緒二十五年),並於一九○一年望遠鏡安裝完畢建成,它的前身是天主教法國耶穌會於一八九九年創辦的佘山天文臺,也是中國近代意義上第一座天文臺,裝備有當時東亞地區最大的口徑四十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從事照相天體測量以及地磁、地震等科學研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保存完好,目前還在使用。
百年來拍下了七千多張天文照片,為中國近現代天文研究積累了大量珍貴資料。同時也是中國參加國際地球自轉聯測的單位之一。
上海天文臺佘山站占地面積八千餘平方公尺,地處上海市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中心、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西佘山之巔,東亞第一大教堂之側,主樓建築雄偉壯觀,具有歐洲風格,形成了佘山的一大主要景觀。
二○○四年,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天文臺佘山站,以百年老台為基礎,建成了國內第一家的專業天文博物館——上海天文博物館。
博物館包括「時間與人類」和「中外天文交流」兩大展館,前者展示時間的基本概念,時間與人類社會和生活的關係,以及上海天文臺所作出的貢獻;後者又分為「天學交流」、「子午測時」、「遠鏡滄桑」、「百年老鏡」、「天書寶庫」等展區,以豐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示近代天文科學在中國,特別是上海地區發展的歷史,並穿插介紹相關的天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