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學設計相關科系分數逐年飆高,設計系招收的學生也愈來愈多元,甚至有人放棄高分志願,就是要念設計。加上近年學生頻頻在國際得獎,也形成良性競爭。以台灣科技大學為例,學長得獎,學弟也不甘示弱,主動搜尋各種設計競賽,想盡辦法讓自己的設計揚名。
前台科大設計學院院長、工商業設計系教授陳玲鈴表示,原本只是提供學生報名資訊,沒想到學生獲獎後,形成一股風潮;大家一起整理各種設計獎項的報名時間,甚至用心研究哪種設計類型,最容易獲得評審青睞。
台科大設計所研二生陳泳勳今年獲得iF設計獎,他說,只要接近設計獎報名日,研究室就會開始討論,還有學長將各大設計獎項整理成表格,讓學弟妹「照表操課」,參加獎項增加,獲獎機會自然增加。
陳泳勳表示,在設計系所學生間還流傳一個「獎金獵人」網站,提供各種競賽資訊,包括報名日期、獎金多寡、競賽類別等,很多學生都利用這個網站投遞自己的設計作品,如果夠幸運,還能賺獎金。
大同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吳志富分析,近幾年,台灣學生在設計獎項上大量獲獎,產生一種刺激效應,其他學校也會鼓勵學生報名,以大同大學為例,學生參加國際知名設計大獎,校方還會補助報名費。
吳志富說,今年校方一度要補助學生到國外領獎,後來學生拿到教育部頒發的二十五萬元獎金成行,校方才打消補助計畫。而補助學生報名費,花費無多,若學生因此得獎,對學校知名度與形象的助益,難以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