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從秋季開始,瑞典適用新學校法,全面將性教育融入各科教學,例如體育課,可討論舞蹈是否為性別中立的運動;宗教課可討論不同宗教對性與墮胎的看法;甚至數學課,也可教「全家總收入的性別差異」等計算題,對教師將是一大挑戰。
相較之下,台灣的中小學課程觸及性教育的科目及課程並不多,早期只集中於國中健康教育的一章,目前高中除了生物會上到生殖系統,公民與社會第一冊也會上到性別關係與尊重、情愛關係與自主,另有高中選修課程「性愛與婚姻倫理」,但開課學校少。
教育部電子報引述《瑞典日報》等媒體報導指出,瑞典這項新施措,不僅「瑞典性教育協會」叫好,多數學生也持正面態度。反倒是教師群,不僅需克服內心障礙,將性教育納入正軌教育,學校更要讓教師進修性教學技巧。瑞典教育署因此依中小學各科目,研議性別及關係等教學建議,供教師參考。
例如瑞典語課,可利用有提到性別關係的文學書籍,來討論各年代對婚姻及同居關係等不同觀點;數學課可力求生活化,計算性病的各式數據比對、父母育嬰假兩性休假天數等;歷史課可探討女性對爭取各項社會權利的歷史成因與過程等。
參與這項計畫的高中教師Tommy Eriksson提到,許多人對性教育有錯誤認知,認為性別教育及關係教育僅止於對「性」的認知教育。現在若能融入各學科,學生更能全面了解性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