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洋與羅書華金臂人的天倫喜樂

李碧華 |2011.10.16
10468觀看次
字級



這幾天,議會緊密進行質詢,回到家已近午夜,新手議員黃平洋「又」躺在沙發上漸入夢鄉,女兒輕輕為他蓋上棉被,學媽媽一樣躡手躡腳的把燈關了,等待爸爸的鼾聲響起,讓一家人安心聽到。

這個「又」字是妻子羅書華用來形容他打拚事業以來一而再、再而三的疲累。從賣便當到進入議會,工作總是超過十小時,回家多半已筋疲力竭,坐著漸漸變躺著,沙發又變成臥床,就這樣一夜到天明,「女兒遺傳自媽媽的窩心與貼心,沒有人教她要這麼做喔,可能是因為常常看她媽媽會幫我蓋被子,就自己學起來了。」黃平洋談起女兒,語氣中有說不出的驕傲。

放下身段 雙手萬能

蓋被子的溫暖大小手,在眼皮沉重的睏頓裡真實感覺,一路陪伴著黃平洋從熠熠發光的棒球場退下來歸於平淡,甘心收起曾投出時速一百五十公里的「金臂」輝煌,以雙手提起便當,挨家挨戶外送也甘之如飴。他膚色黝黑,笑容靦腆,對所有的新角色都興致盎然,以前被人捧在手心上,現在回報給顧客和選民,跑外賣和跑基層同樣帶勁。

「便當店開業前半年,其實超緊張,不用鬧鐘,清晨五點就從沙發中驚醒跳起來。」張羅到天亮,帶著自家鐵道便當到熙來攘往的電子公司樓下一站,就像夜市中的小販一樣大聲叫賣,邊賣邊簽名,現在回想起來有些好笑:「不這麼做,有幾個人知道我在賣便當。」既是最好的活廣告,就要放下身段自己親自送便當,爬上公寓五樓按電鈴,對方常驚訝得張大嘴巴成○形:「哦,你自己來哦,真是非常的不好意思哪……。」

雙手萬能,金臂人可從不覺得心酸,「服務業就這樣,覺得苦就做不成。」他坐在議會辦公室,邊接電話邊笑說,騎著摩托車穿梭大街小巷送外賣,熟悉度已經可以媲美計程車司機,有苦往肚裡吞,老婆強迫他學會放手,千萬別把自己累倒:「即便所有人放棄我的時候,她都沒有……。」黃平洋對妻子心懷感恩。

掛起手套 回歸平淡

吃苦當吃補,和老婆的態度也很有關係。第一眼看到羅書華就喜歡她的安靜嫻雅,氣質與生俱來,白晰的膚色讓人誇個不停外,又配上親切的微笑和淡雅柔色的衣服,更增添天使一般的神韻,第一眼就知道,自己找到了。

由衷的端出樸實吃苦本質來不辜負這好女人的好品性,回想初相識,他可不是她的偶像,只不過是個普通男人而已:「我家沒有獎牌或獎杯那些屬於過去的回憶,連張拿球棒的照片都沒有。」羅書華根本沒把他當球場英雄,只在剛約會時候感覺黃平洋飯量少到不像個壯碩運動員,一問才知道,為了順從母親的心意,他總是先在自己家吃過飯後才出門,到了羅家,再吃第二頓,這細心、體貼和孝順深深打動了自己,認識三個月答應求婚,八個月後步入禮堂,火速進展宛如在運動場「快、狠、準」的投出人生變化球。

婚後掛起棒球手套,一起過著喝普洱茶、點沉香、把玩銅爐的平淡生活!

黃平洋打趣說,老婆對自己豐功偉業所知有限,只在演出電視劇〈追風少年〉時做過忠實觀眾,「從第一集看到最後一集,很認真的在看。她對演技倒是沒有太大批評啦,反而對我的肚子很有意見,邊看邊笑我說肚子太大了,要減肥。」

茶與棒球 不可分

黃平洋說,共同的興趣讓琴瑟更和鳴,「以前愛開雙B名車,車速不到兩百公里根本不算開車。」結婚之後,壞習慣自動收斂,高價跑車全數脫手,換成1600CC三門喜美,迎接真實與虛幻的差別。在跳蚤市場內的「片閒堂」和妻子共學佛法的溫馨與禪意,沉浸於茶道、沉香與老茶壺世界而得到寧靜,是以往球場爭雄、和人飆車拚輸贏無法體會到的。

心念一轉,搖身一變,就此成了生活藝術家,「大三開始喝起老人茶,早知曉茶與棒球不可分,體會醉翁之意不在茶。」黃平洋提壺待客說:「喝茶能夠修身養性、穩定思緒,正是選手在棒球場上所需要的。」

應邀去住家品茶,從外觀看,這房子只是間普通公寓,進門後卻別有洞天,仿古屋簷、石砌圓桌椅、魚缸映入眼廉,格局簡約,顯現主人作風平實,再往地下室一探,茶香撲鼻而來,日式竹簾、木質地板、原木桌椅、數尊佛像等,古色古香,木架上放滿典藏茶壺,牆角還有一堆足以喝上十年的茶葉,這裡就是黃平洋怎麼也離不開的「茶居」。


婚姻體會

˙寬容讓我們不計細節,雅量增進和諧,減少磨擦
˙用溫柔的心看世界,也看到有福天地
˙學會轉彎,給婚姻更多的延伸
˙愛一個人不是為了榮耀,而是無私的付出
˙不要忘了身邊人的好,與其送禮物,不如傾心相談
˙有同情心和愛,任何傷口皆可癒合
˙深愛一個人,無論心痛或欣喜,微笑或眼淚,都是幸福!

 





黃平洋、羅書華 小檔案

黃平洋,1962年生於高雄市,輔仁大學畢,因父親希望出海能平安歸來,於是取名平洋,是台灣名震一時的投手,擁有金臂人的封號,於亞錦賽、洲際盃、世界盃、奧運等重大國際棒球賽事中大放異彩,轉型後經營鐵路便當及茶具店,目前擔任台北市議員,其妻羅書華是精品服飾達人,兩人育有一女一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