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蕭悅寧首爾報導】大韓佛教曹溪宗日前宣布「宗務會議已決議使用韓文版《般若心經》」,並於十一日在曹溪寺大雄殿舉行韓文《般若心經》「奉呈式」,現行使用的漢文版《般若心經》將被韓文譯本的《心經》所取代。
曹溪宗的標準本韓文《般若心經》,是以耘虛(Un-heo)老和尚譯本為底本,為縮短誦讀時間,將耘虛本的五百五十九字縮減為四百三十八字,但是「揭諦揭諦」真言部分仍保留漢文音譯,「五蘊」等名相則遵照東國譯經院的譯經原則,未予以翻譯。
此譯本據稱盡可能避免逐字翻譯的直譯法,而注重採用意譯的方式,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以現代人較易理解的表達方式,譯為「至高的覺悟」。
目前,除了少數強調大眾化的寺院是誦讀韓文版《心經》,絕大部分的韓國寺院仍使用玄奘大師翻譯漢文版《心經》,誦讀時以韓國漢字音發音。
在一切大小儀式、各種法會上,漢文《般若心經》與韓文的三皈依、四弘誓願同為韓國佛教儀式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然而曹溪宗卻認為,儀禮、儀式是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親見佛陀、體驗佛法的一種宗教行為,因此為了配合現代社會的弘法需求,有必要予以韓文化,使韓國佛教徒在誦經時,更能深刻的感受到宗教情懷。
據韓國教界媒體報導,此次頒布的韓文《心經》僅僅是一個起點,日後曹溪宗將著手對《七頂禮》、《千手經》、佛前大供及喪葬禮等儀式進行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