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應友人之邀,至其淡水山居小住。
從淡金公路左轉,一條山邊小徑,頓時一路蜿蜒,滿眼綠意迎面撲來,剎那,暑氣全消。山邊錯落著幾戶雅致別墅,一株老樹盤根錯節成了住家圍籬;友人說:「三十年了!」是啊!十年樹木,更何況三十年?
卸下行李,上了三樓,遠遠望去,大屯山系、北新莊、八里之山巒,綿延橫亙,「北海福座」,更高聳山腰,虔誠舉起雙手遙拜,那裡是我思念的長輩埋骨長眠之處。當摯愛的親人逐一遠離,那種「慟」,每當午夜夢迴,直叫人愁腸斷緒;生命的無常變化,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怎是這般的無奈。
坐在客廳,門口行道樹上,一棵樟樹已長到三層樓高,葉密蔭濃的參天大樹,任意伸展著一片翠綠;偶爾一陣山風吹來,倒有一股陣陣的清香,是台灣樟樹特有的香氣吧。庭院裡,一棵蓮霧老樹,經過三十年的歲月,依然盡職地矗立於一隅,穿透樹梢,迎風招搖著,在三樓的陽台邊,猶可看到果實纍纍。由於山居位於一片蓊鬱樹林中,時而室外那聲嘶力竭的蟬鳴聲及五色鳥的叫聲,畫過屋簷,不由得想起古人所言:「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啜上一口剛由院子裡摘下的檸檬薄荷茶,多簡單的幸福啊!所謂:「心靜即離群」,只要你靜下心來,慢慢領會,無須避開人群,遠赴深山,用心欣賞及享受周遭的一草一木,儘管世事更迭,但它依然綠意盎然,努力的過著每一天,誠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花與秋月,本是千古不留跡,似乎,生活在當下,營造快樂的每一天,才是我們當前該努力的生活課題。
後陽台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台灣海峽,夏日艷陽高照,陣陣熱風襲來,酷熱無比;不時可看到幾艘輪船,映著白花花的陽光,行駛在海面上。前方山谷處一窪溼地,偶爾可看到一些白鷺鷥,間或抬頭,亦可看到飛機從天空掠過,驚動了停佇樹林中的飛鳥,而倏忽群起飛走,在山谷中,自成一幅好美的畫面。是如王維「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轉黃鸝。」亦或如禪者所言:「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野情多放曠,常伴白雲閒。」那種山居寧靜的生活,多令人羨慕!而此種近在咫尺的閒居生活,不正是我們一直在尋尋覓覓?但對於窩居都會區的我們,卻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清晨,天矇矇亮,即揉著惺忪的睡眼,佇候於陽台,只為等待那黎明第一道曙光;看著那粼粼波光,襯著旭日冉冉昇起,剎時,一道道光芒,照射在遠山、近海,「好美啊!」那份感動,直讓人萌生一股鬥志及無窮的希望!原來大自然是這般「無言」的啟發著我們,但只因為貪睡,而錯過了多少美景,甚而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真讓人汗顏。
後院角落處,一棵蒼松,主幹高聳入雲,仰面朝天始可見頂,它兀然傲立於庭院,站在三樓陽台上,成了欣賞日落的最好位置。此時,但見一輪落日,緩緩的降落於海平面上,金黃色的陽光,亦灑落在海面上,多壯觀啊!這一輪絢麗的夕陽,見證了多少海誓山盟,浪漫的愛情故事;成全了多少有情人終成眷屬,攜手共度一生;也留下了多少人甜美的回憶。天色漸漸暗了,在夕陽的餘暉中,樹梢亦不時傳來幾聲蟬叫聲,是所謂「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嗎?美麗的畫面,總是瞬間即逝,縱然人生已近黃昏,但夕陽依舊燦爛,此時,何妨敞開胸懷,迎向那依舊燦爛的夕陽,為「依然」會來臨的明天,再造每個幸福的今天吧!
揮別友人山居,滿載著喜悅及滿懷的綠意,回到這擁擠的都會區;頻頻回頭,是留戀?是迷惘?感謝此次的友人邀約,相信,那有如「桃花源記」般的美景,將永遠深植我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