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醫療的故事】媽會把你的病一起帶走

周希誠 |2011.10.11
1246觀看次
字級

七十歲癌末病人阿荃嫂,不顧家人反對,既使只能躺在病床上,也要參加家庭會議。

其實,家庭會議召開前,阿荃伯還有他的兒子,都曾拜託我不要讓阿荃嫂參加,擔心她會太激動影響病情。阿荃嫂似乎早料到家人會隱瞞,堅持一定要參與。

「您能不能告訴我,對自己病情了解的程度?」

「之前的醫師說癌細胞已擴散到腹部,還有其他地方,不適合開刀,而化療跟電療也都做到最高劑量,沒辦法了。」阿荃嫂冷靜地說著。

「周醫師,我太太這個腳,怎麼會這麼腫?要怎樣才能讓她趕緊站起來走路呢?」阿荃伯急著轉移話題。

「因為癌細胞擴散到腹部淋巴腺,造成淋巴以及靜脈回流受阻,雙腳就會腫起來。」

「有什麼辦法嗎?」阿荃伯想繼續轉移話題。

「有,只要勤做淋巴按摩,可以改善一些。」

「到緩和病房除了控制穩定不舒服的症狀,還要考慮未來的治療方向。阿荃嫂您很勇敢,自己簽下預立緩和醫療意願書,並決定臨終呼吸心跳停止時,不要被急救、插管、電擊等,關於這點,全家人也都知道了?」

阿荃伯在一旁默默點頭。

「阿荃嫂,還有您一家人都很棒,知道及早準備的重要。接下來就是要有品質的過生活,所以,等症狀控制穩定,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氣氛依舊沉重。阿荃伯一家三口全皺著眉頭,默默不語。於是我繼續說:

「其實,我們這個病房,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要讓病人的心理、靈性平安。也就是要對未來,有所準備……。」

聽我說到這裡,阿荃伯緊張的站起來說:

「我們要有信心,妳要好好的努力,一定會好起來……。」阿荃伯說完後,依舊是沉默持續著,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阿荃伯呵護太太的心意,不忍心讓太太面對死亡,拚命編出來的「善意謊言」。

我不刻意澄清,因為我知道病人需要等待。過一會兒,阿荃嫂才緩緩說:「周醫師,要是我以前體力還好的時候,會馬上大哭,真的,我會哭得很慘,但是,現在我真的好虛弱、沒力氣,只剩下一雙手和一張口可以動,躺在床上像一個木頭人,我哭不出來,眼淚也流不下來,我的心卻揪在一團,揪心肝的感覺,好痛、好難受……。」

我握住阿荃嫂的手說:「只能躺在病床上,感覺到身體愈來愈沒元氣,真的很無奈又很悲傷……。」

阿荃嫂點點頭,眼睛直視著前方。這時我把阿荃伯的手,牽過來握住阿荃嫂的手說:「妳是不是想跟先生說謝謝?」

「這一些話,我們都有說過了。」阿荃伯急著說。但阿荃嫂卻說:

「我很感謝你這段時間持續用心的照顧,過去的恩怨一筆勾銷,現在我無怨無悔,只有感恩你的照顧。」

「你是不是也有話想跟太太說?」

「我也很感謝妳,看著妳因病受折磨,我心真的很痛、很難過。謝謝妳,妳要好好的努力,要好起來。」阿荃堅定、深情的望著阿荃嫂。

「今天只有小兒子有空來參加會議,阿荃嫂是不是也有話想對小兒子說呢?」

阿荃嫂眼睛望向坐在床尾的兒子:「小明,你一直都是媽媽最擔心的,希望你在發展事業的同時,要注意身體,也要兼顧家庭,尤其是兩個小孩。」

小明已快五十歲了,但在阿荃嫂眼中,仍永遠是個體弱多病的小兒子。

「…」小明拿起面紙擦拭眼淚。

「小明,媽媽知道生命已經走到終點,…媽媽走的時候,會把你身邊不好的東西一起帶走,讓你健康平安的生活,媽媽也會永遠祝福你。」

「嗚─,嗚─,嗚─」這時我突然聽到男性啜泣聲,接著看到原本坐在病床對側的實習醫師,帶著滿臉的淚水,起身快步走出病房。

後來阿荃嫂也陸續對著攝影機,跟其他因上班無法來參加會議的兒女、孫子女講話。

接著在我建議下,阿荃伯、小明陸續跟阿荃嫂擁抱,在場的護士小姐,總醫師,還有我,也都跟阿荃嫂擁抱。阿荃嫂展現久違的笑容,愉快的和家人合照。

走出病房後,總醫師跟我說:

「從原本不願意面對病情,一直到家人之間,勇敢的表達心裡的話、互相支持,一起面對『最壞打算』的轉變,我內心強烈的被觸動,也終於體會到安寧療護的寶貴了。」

此時實習醫師還站在病房門口擦眼淚,我問:「你還好嗎?能不能試著說說心裡的感覺?」

實習醫師哽咽的說:

「剛剛我聽到阿荃嫂說:在她走的時候…會幫兒子…把身邊不乾淨的東西…一起…帶走,讓我想到我的媽媽…我媽媽一定也會這樣對我…即使生病到最後…要走時也還會想幫我好好生活……。」

「對啊,一個老媽媽,面對自己的死亡與病痛,心中想到的,竟然還是想幫老兒子解決病痛……。」

「因為太感動才哭出來。我怕我的情緒會影響到他人,才暫時先離開,我這樣當醫師,是不是很糟糕?」實習醫師問我。

「相反的,你很棒……。」資深護理師微笑讚美他。

下班前實習醫師來找我:

「老師,明天我想請假。」

「他想回老家去看媽媽啦。」總醫師調侃著。

「祝你連續假期快樂。」我豪不猶豫的准假。

下班後,護理師告訴我:

「實習醫師回家前,還特地去跟阿荃嫂道別。並主動要求跟阿荃嫂擁抱,感謝她教導他,再次體會到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意義治療學大師Dr. Frankl曾說:『經驗價值』是只有真正經驗到無私無我之愛的人,才會發現生命的意義。」

「沒想到一個靈性高的臨終病人,竟然可以讓大家在剎那間,頓悟生命的真諦。我相信這位實習醫師永遠不會忘記這次的經驗,將來會成為一個好醫師。」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