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少子化效應持續發酵,大學招生拉警報,各校無不設法增加生源。教育部昨天公布一百零一學年度「擴大大學甄選入學比率」結果,有十八所大學提高甄選入學比率,其中,交大、清大、台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等四校皆將甄選入學上限擴大至百分之七十,換言之,大學指考分發入學名額未來只剩三成。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朱俊彰表示,為配合推動十二年國教,各大學從一百學年度提供的繁星名額已增加到七千六百四十九人,隨繁星名額未來將再提升,教育部決定擴大甄選入學比率,希望藉此達到以一試為原則、多元招生的教育目標。
朱俊彰指出,大學甄選入學共分為「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為讓優秀的偏鄉或弱勢學生有機會進入優質大學、平衡城鄉差距,教育部從一百學年度起,要求國立大學至少要提供百分之十的招生人數作為繁星名額,私立大學則以百分之五為原則,藉此讓一百年度的繁星推薦招生名額擴增至近七千六百多人。考量各大學必須配合教育部提高繁星名額比例,因此,教育部決定開放各校提報擴大甄選入學比率。
經高教司審核後,一百零一學年度學年度共有清大、交大、中國醫藥大學、台北醫學大學、靜宜、亞洲、世新、開南大學等十八校核准增加甄選名額,擴增比率從五成到七成。其中,交大、清大、台北醫學、中國醫藥大學四校更一口氣將甄選入學上限提高到百分之七十。
為平衡城鄉差距、保障弱勢生就學權益,教育部也要求這些獲准增加甄選比率的大學,也必須擴增繁星推薦名額,其中,國立大學至少要提供一半繁星比率,其餘才用於個人申請名額。
此外,朱俊彰表示,從一百零一學年度起,台大、成大與輔大這三所大學醫學系,也將加入繁星推薦招生,大學甄選簡章預計本月中旬公布。「繁星推薦」除採計學生在校成績與學測作為入學門檻外,未來術科校系也可採計大學術科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