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中發現卵巢惡性腫瘤並同步治療的個案相當少見,但只要病人身體狀況允許,與醫師好好配合,仍可保母子平安,邱小姐即是一例。
台北馬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翁嘉穗指出,懷孕期間合併化學治療時,最擔心的就是血球低下發生的感染問題,新生兒如被化療藥劑感染,也會出現脫毛、掉髮等現象。
臨床顯示,懷孕三十五周就應停止施打化療藥物,為確保胎兒的健康,醫療團隊趕在邱小姐預產期兩個月前,完成第四次化療,希望降低化療對於胎兒的影響。
三十一歲邱小姐第一次產檢做超音波時,意外發現左邊卵巢有惡性腫瘤(二十乘十五公分),且生長快速。懷孕二十一周時,接受切除手術,接著又做了四次化療,期間為求胎兒的健康,她強迫自己進食,少吃澱粉類食物,多吃肉類和蔬果。
翁嘉穗說,邱小姐相當勇敢,原以為胎兒不保,但得知可以邊化療、邊懷孕時,高興地哭了起來。儘管生產時身體相當虛弱,但她擔心止痛針會傷害到寶寶,寧可忍受產痛,也不願打針。
最後她在九月三十日順利產下男嬰,體重三千二百公克、身長五十公分。寶寶出生後,活動力及身體各項檢查結果正常,也開始吸吮母乳,媽媽的身體恢復情況也相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