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水為什麼會蒸發?」「為什麼水遇冷就會變成冰塊?」自然界水的三態等,各種物理現象對小朋友而言,總是難以理解,台北科技大學生設計一款實驗教學圖卡,只要把「水」和「太陽」的卡片放在攝影機前,電腦就會出現「水蒸汽」3D動畫,幫助小朋友體驗抽象的物理世界。
北科大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學生唐聖傑和陳泓均利用「擴增實境」(AR)技術,針對四至六歲孩童,設計「探索物質」、「探索浮力」和「探索摩擦力」三種實驗教學圖卡,在工業技術研究院舉辦的「二○一一全國AR創意挑戰賽」獲得優勝。
包括「為什麼蘋果可以浮出水面?」的浮力實驗,以及「水的三態」物理原理,教材圖卡近二十張。
唐聖傑表示,利用webcam感應圖卡後,電腦螢幕除了會顯現每張圖卡的3D視覺效果外,若將不同卡片重組,還會出現不一樣的3D動畫模擬效果。
例如小朋友把蘋果圖卡放在水缸圖卡旁,電腦螢幕就會出現蘋果浮在水面的3D動畫;若把冰箱圖卡放在水的圖卡下方,水就會變成冰塊;若放在太陽下,則又變成水蒸氣,小朋友不用親自實驗,就能透過擬真動畫,體驗抽象的物質原理。
陳泓均表示,傳統實驗教學常常讓實驗時間太久,或有實驗教具、器材取得不易的問題,有些實驗還會有潛在危險,而他們設計的3D視訊圖卡,可讓小朋友實地操作,同時還具有擬真的3D視覺效果,為小朋友提供更安全方便的新型輔助教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