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碧華、楊慧玉報導】百年結婚潮已近尾聲,台灣今年有數百對佳偶結成連理,這意味著時下男女積極揮別單身變合體,出生率也因此相對提高嗎?不見得,台灣的現代女性不婚比例日漸升高,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目前二十歲以上的單身人口已經超過七百萬,受到社會變遷影響,晚婚、遲育是現代女性的普遍現象。數據更顯示,有百分之二十的現代女性不願進入婚姻生活,鼓勵生育政策其實推展困難重重,成效不易。
「房子比男子更能帶來安全感,」這個說法被北京兩性研究者引用,稱之為第四波單身潮,第一波發生在五十年代,知青為了返鄉紛紛離婚,第二波是開放改革後打破傳統,到二十世紀末,女性意識抬頭而引發第三波,如今上海女性認同單身的已高達百分之八十二。
剩下的百分之十八女性難免受到周遭朋友影響,看到他們戀愛的戀愛,結婚的結婚,而自己還是獨身個人的時候,不免有些惆悵與傷感。研究者指出,大陸剩女分兩類,過了適婚年齡卻沒有時間談戀愛,或者相親無數就是找不到合適姻緣,第二類則「不找麻煩」,完全放棄戀愛與婚姻,人數約過半。被喚為「剩女」是出於無奈還是自願?顯然,後者居上。
在美國,約三成成熟男女選擇單身,原由是情願做伴侶而不結為正式夫妻。中研院今年出版的「人口政策建議書」也指出,台灣已進入超低生育率的後人口轉型期,建議政府正視及立即因應超低生育率所引起的少子化。建議書中還指出,少子化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女性步入婚姻及生育的步調不斷延緩,導致晚婚、不婚及遲育;未來,教育制度及勞動力人口勢必受到衝擊,也將加速社會整體的高齡化。
該研究也追蹤到,由於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機會增加,進入職場人數逐年上揚,且在專業職場的表現也受到矚目,使女性希望在專業領域上有所成就後再步入婚姻,致使初婚年齡不斷延後,也間接使得生育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