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進王家做新婦,應了媽媽的預言,繃緊神經投入一家幾十口沒完沒了的繁重家務,準備嫁妝時,她就暗地裡跟媽媽拜託,「洗衣服好辛苦呀,可不可以買一台洗衣機?」這個普通的家電,四十年前出現在鄉下曾轟動一時,曹金霞伸出一雙花藝高超的手說,雖然婆婆省電,要背著老人家偷用,但靠它才不至於皮開肉綻,留住了十指的原色:「不是我誇張,以前的氣溫比現在低個五度左右,山上的冬天有多冷多濕,妳知道嗎?」
一面說,一面在深秋的微涼裡打了個哆嗦,好似山谷的風正迎面吹來一般。那時,天沒亮就得起身,怕鬧鐘吵醒婆婆,還藏在棉被裡壓低聲音,等嗚嗚叫起,再冷,再睏,都一定要趕在婆婆起床前應鬧鐘聲一躍而起,這是傳統媳婦的認分。
這麼苦,那後悔早婚嗎?「不,不後悔,凡事都經過思考後才做的選擇,一旦決定,就順其自然。」擇其所愛,愛其所擇,曹金霞依循傳統婦德而跟定了愛石頭的王秀杞。
臉上露出同一種鄉下人式微笑的王秀杞說,小時候把石頭當玩具,手裡握住的,除了堅硬,還有一種可順手捏來個延伸,他本來就是在課堂上有筆在手必畫的不停的人,對畫畫有超乎同齡的敏銳。有一次,畫得聚精會神,不知道老師就站在身後,此後給予他知遇的啟蒙,成就他農地變藝術公園的石雕之夢。
一路,有曹金霞守在身邊,時而指指點點,時而放懷鼓舞,王秀杞就常說,作品一定要經過這位「上級」指導鑑定才能過關呢。聽另一半這麼形容,她溫婉回應,誰叫我們都同樣追求完美呢?人聲退後的山谷很安靜,彼此聽得到心靈交流的聲音,長長四十年,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依循意見而執著修飾,時間悄悄滑過,在無干擾的兩人世界,刻畫親子情感的雕塑,傳遞出真善美情懷。
一輩子專心做好一件事,並不簡單。懷有大地熱情的王秀杞在創作的寂寞艱苦中,感受石頭雖又冷又硬,卻也溫潤厚重,不怕火烤水澇,不畏風吹雨打,是另一種兒女,石雕也一件件誕生,多到屋裡擺不下,放到庭園做裝置。
「憨頭敲石頭」,這樣的山居歲月,讓所有人都豔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