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昨天朝設立太空站邁出了第一步;天宮一號藉長征2F火箭,昨天晚上九點十六分在甘肅北方戈壁沙漠裡的酒泉發射中心,順利發射升空。
這座小型太空實驗室將在環繞地球軌道的兩年中,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太空船進行對接試驗,這將為中國二○二○年左右建立太空站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對太空充滿好奇,創造出許多神話,如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等。而中國的天文學也十分發達,但是真正探索太空,卻被美、俄超前。所以,天宮一號更搭載了無數中國人的期待。
為此,天宮一號搭載了一枚中國結飛上太空。中國太空實驗室系統副總設計師白明生說:「我們認為,中國結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它所代表的平安、團圓、祥和的寓意,也恰好代表了研發團隊對天宮一號和整個載人太空任務的美好祝願。」
對於天宮一號未來兩年的任務,白明生表示,有四個關鍵:
一、發射至進入軌道。發射後天宮一號與火箭正常分離,進入軌道。據專家介紹,在太空飛行中,火箭點火、起飛,太空船上升和返回階段,出現重大故障的可能性比較大。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征二號火箭,進行了一百七十多項技術改進,運載能力和入軌精準度都有大提高。為適應發射天宮一號的要求,發射場也進行了一百多項技術更改,以保證順利發射,進入軌道。
二、天宮一號發射後兩分鐘左右,太陽能帆板將會展開,做為飛行器能源的來源,帆板能否正常展開進行發電,是執行後續任務關鍵。先後展開的還有中繼衛星的天線。
三、為了與神舟八號對接,天宮一號要進行嚴密的測試,檢查各個分系統的功能、狀態是否正常,是否能夠滿足對接的需要,測試要持續約一周時間。如果天宮一號沒有問題,神舟八號就可以擇機發射,以完成後續任務。
四、神舟八號發射前,天宮一號要降低軌道,以達到合適的高度、合適的位置。同時,由於天宮一號的對接機構朝向後面,在飛船發射前,天宮一號還要做個「華麗轉身」,等待飛船「追」過來完成交會對接。
雖然天宮一號是以無人狀態進入太空,但在準備對接階段,艙內環境如溫度、壓力等,都要按照載人條件進行調整,為未來載人飛行做好完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