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飲食指南,如果不老老實實照課操表,一樣沒用。營養師趙強直言,一般人總有「賴皮」心理,就算知道健康餐盤的內容,還是會想方設法找個大盤子或多吃幾盤食物。
每天中午都在醫院餐廳吃午餐的趙強,三道青菜、一塊小肉、一碗五榖飯,就是他固定的選擇,一般人眼中過於清淡的菜色和分量,時不時就會引來婆婆媽媽病患們的關愛眼神「營養師不多吃點肉,你夠力氣上班嗎?」
「少林寺的和尚們不吃肉,你覺得他們的力氣小嗎?」趙強總是用幽默的言語點醒旁人的疑問。因為台灣外食族最大的毛病,就是無肉不歡、無肉不飽。
即便專業營養師出身的趙強,自己也從不強求三餐都要吃到飲食指南的要求,因為有彈性才不致淪為做不到的空談。
吃便當,不要吃到乾淨見底,留二口飯,配菜太鹹就不要挾進嘴裡;青菜攝取不夠時,更不要以為可以靠多吃水果來充數,殊不知台灣水果普遍過甜,吃太多一樣會轉成身體裡的肥油。
健康飲食不一定非要吃到面有菜色,過於不及,在趙強眼裡通通不及格,有些人基於贖罪心理,一周五天大魚大肉,周未才刻意安排來個蔬食餐,他一針見血戳破,這樣其實對身體實質幫助小,心理安慰成分較大。
害怕健康走調嗎?趙強分享多年習慣,不必去背食物的種類、不用算卡路里,只要餐餐蔬菜分量(不包括水果)達到四分之一,三餐老是在外也能吃出健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