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廬山走一回 -- 中國篇

文與圖/武陵 |2011.09.24
1428觀看次
字級

中國篇江西廬山 避暑夏都



廬山,是中國享譽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於江西省北部,緊靠長江中游南岸九江市之南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濱,可謂「一山飛峙,斜落而俯視著萬里長江,正瀕而側影著千頃闊湖,山清水秀景色泛勝」。

因位處長江、廬山、鄱陽湖相夾地帶,形成「襟江帶湖,江環湖繞,山光水色,嵐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有云:「峨峨匡廬山,渺渺江湖間」,形容宛如一幅充滿魅力的天然山水畫卷。

匡廬奇秀甲天下

歷史造就廬山,文化孕育廬山,名人喜愛廬山,世人讚美廬山,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一千五百餘位文壇巨匠曾登臨廬山,留下四千餘首詩詞歌賦,確立文化名山的地位。

廬山是座地壘式的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群峰間,散布崗嶺、壑谷、巖洞、怪石。水流在河谷間,形成急流與瀑布,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一五五公尺,風飄日映,千姿百態。相傳,在殷周時期,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結廬為屋舍,後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廬幻化為山,由此而得名,自古即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盛譽。

廬山擁有:雄奇挺秀的山峰,變幻莫測的雲海,神奇多姿的流泉瀑布,文明悠久的歷史古蹟。將大山、大江、大湖匯聚於一體,集山水之大成,雄奇險秀,剛柔並濟,「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夙以「雄、奇、險、秀」而聞名,形成世所罕見的天然山水畫。

夏季不熱冬不冷

由於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其節令特色為:春遲、夏短、秋早、冬長。尤其盛夏季節,根據歷年記載,平均溫度為攝氏十五度,最高溫度攝氏三十二度。雨量四時充沛,氣候溫和宜人,夏天涼爽不熱,冬天也不太冷。

廬山頂端因處高空地帶,加上江環湖繞,濕潤氣流在前進中受到山地阻擋,容易興雲作雨,雨量特別豐沛,年平均有雨日達一六八天,且雲霧較多,全年平均有霧日達一九二天。山上的溫差大,雲霧多,千姿百態,時隱時現,變幻無窮,宛如仙境。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高懸於長江中下游「熱海」中的「涼島」,是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在雨量豐沛條件下,有多達九十多座峰嶺的廬山,受到地殼運動和冰川剝蝕的巧琢,有的峰嶺夾峙峽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淵澗構成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斷,形成景觀壯美的瀑布,成為廬山一奇,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尤以擁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地貌類型,有「地質公園」之稱。

處處奇峰遍地景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最高峰為海拔一四七四公尺的漢陽峰,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奇峰巍巍矗立,遠看如山峰飛峙大江邊,近看則千峰攜手緊相連,橫看鐵壁鋼牆立湖岸,側看擎天一柱聳雲間,如同宋代大文豪蘇東坡,《題西林寺壁》有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的主要風景名勝,有五老峰、三疊泉、含鄱口、蘆林湖、大天池、花徑、如琴湖、錦繡谷、仙人洞、小天池、東林寺、白鹿洞書院、廬山植物園、廬山博物院等。

廬山,是中外聞名的避暑勝地,在中國的名山中,唯有廬山有大規模的「世界村」,至今保存完好的英、美、德、法等十八個國家建築風格的國際別墅群落,其中,美廬別墅、原歇爾曼別墅、原威廉斯別墅等,已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建築物。



廬山「十八怪」:

第一怪:三月桃花四月開。

第二怪:夏天睡覺棉被蓋。

第三怪:冬天走路穿草鞋。

第四怪:雪地鏈條繞輪胎。

第五怪:廚房不遭蟑螂害。

第六怪:東谷下雨西谷曬。

第七怪:人在雲裡霧裡邁。

第八怪:牯嶺只有半邊街。

第九怪:街道路面舖石塊。

第十怪:屋頂都是鐵瓦蓋。

第十一怪:南北公路通山寨。

第十二怪:不准騎車能比賽。

第十三怪:一山六湖水常在。

第十四怪:三石成為上等菜。

第十五怪:長沖開發是老外。

第十六怪:百年別墅風韻在。

第十七怪:六個宗教一山待。

第十八怪:影院常放一個帶。





雲中山城牯嶺鎮





牯嶺鎮是廬山著名的山城,也是廬山風景名勝區的遊覽中心,富有獨特的廬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學與美學價值。

坐落在廬山腳下,環繞著牯嶺構築的的牯嶺鎮,海拔一一六四公尺,三面環山,一面臨谷,是擁有「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優秀生態旅遊景區」三塊金字招牌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中心。

牯嶺鎮之名,緣於此地有一座狀似牯牛仰天長嘯的奇特山嶺,故名「牯嶺」。一八八六年時,有英國傳教士李德立來此布教,被廬山的美景吸引,便著手開發工作,於山上建成數百棟別墅。

牯嶺鎮是廬山的交通樞紐,為一座公園式的小山城,鎮上有一條弧形的單面街,市街乾淨整齊,兩旁綠樹成蔭,芳草萋萋,鳥語花香,眾多商店、旅社、餐廳、酒樓、書店、商場等建築,均掩映在綠蔭林叢中,形成天街雲市般的山鎮。

由於廬山多雲霧,故牯嶺鎮有「雲中山城」美譽,每當雲霧襲來,隱現在茫茫雲海中的牯嶺,猶如仙山瓊樓,充滿詩情畫意,入夜遠眺九江萬家燈火,另有一番情趣。站在街心公園遠眺,峰巒蔥蘢,遠山含黛,風格各異的別墅建築,依山就勢築建,高低錯落有致,點綴在萬綠樹叢間。近觀房屋造型別致,鐵瓦石牆,高低錯落,園內綠樹芳草,溪流潺潺,與周圍和諧的高山景觀,令人爽心悅目。

牯嶺鎮東起廬山的三疊泉景區,南至漢陽峰景區,西到鐵船峰、石門澗景區,北至小天池、大寨景區。這座鍾靈毓秀的小山城,為避暑消夏、陶冶性情的世外桃源,從清末以至民國時期,就是一個非常現代,生活比較便利,醫院、超市、運動場、游泳池都有的小城鎮。

因接受西方文化影響比較早,此地曾經是軍政高官要員的辦公之地,民國時期,曾被稱為「夏都」,是西方人的休閒度假天堂,也是當時中國軍政要人、富豪們享受的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