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照片】 上海跑馬廳

符芝瑛 |2011.09.20
1314觀看次
字級




南京條約之後,英國人來到開闢為商港的上海,頗有想要落戶扎根之意,除了經商貿易,更把很多文化及生活習慣都搬到上海,其中之一就是賽馬。

最早的賽馬場由於場地太小,騎手經常把馬騎到外邊的泥石路上,於是人們把這些路稱作馬路,即現在稱城市街道為「馬路」的緣由。一八五一年開始第一次賽馬,前後共賽了七次。

一八六一年,跑馬總會成員已達二十五人。英國駐滬領事向上海道台提出,要求在護界(今西藏路)以西地段,建一條長二○一二‧二五公尺、寬六‧○九六公尺的跑馬道。在清政府同意下用低價強徵了農田四六六畝,廣大農戶根本無力抗爭。最終用這塊土地建成了號稱「遠東第一」的上海跑馬廳。

跑馬場老闆依靠賽馬賭博聚斂大量財產。收入除門票以外,主要靠賽馬時博彩抽成,由各賭攤的老闆向跑馬廳交納保證金後在場內設攤開賭,盈虧由攤主負責,跑馬廳坐收盈利。以後為了追求更多利潤,發行各種彩票,以「香檳票」為主,華人買此彩票者甚多。

賽馬日期於一八六三年至一九一九年之間每年舉行兩次。春季賽馬於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秋季賽馬於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每次進行四天。一九二○年以後,增加了幾天預賽,有時也在周末和節日舉行賽馬。

一九三二年,跑馬總會拆除了舊屋,花費二百萬兩白銀,重建成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一公尺長、四層高的新樓,建築面積二萬一千平方米。屬於古典主義造型,外牆是紅褐色面磚與石塊交砌,有塔什干式柱廊。前面設有看台,西北轉角處有一座八層高的鐘樓,高達五十三公尺。底層是售票處和領獎處、二樓是會員俱樂部、三樓是會員包廂、四樓是職員宿舍。內部裝飾富麗堂皇。跑馬廳內還有上海地區第一個游泳池。跑馬廳當時稱為遠東最好的跑馬場。

上海跑馬場現已拆卸,並改建成人民公園和人民廣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