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隨筆】 演一場人生好戲

陳正毅 |2011.09.20
1663觀看次
字級

春夏之交,中華日報特派員退休的老黎千金出閣,我把喜訊告訴新聞人老友李烈,獲知她的新片《翻滾吧!阿信》暑假上映。李烈的電視劇是金鐘獎常客,監製的電影《冏男孩》、《艋舺》叫好叫座,吸引許多國片觀眾,也打響「李烈監製」的票房口碑,好友好片令我期待。

李烈十八歲進入演藝圈,在校加入合唱團和新聞人,熱心活躍,拍電影、演電視仍和老友聯繫。我居台北青田街,請新聞人來家餐敘,她清爽現身,樸素得不像明星。曾赴中國東北自創服飾品牌,商道曲折,又回演藝圈,演、編、導、製全能,表現精采。

近年來,她成為搶眼的電影監製,這是她累積多年實務技能經驗,融合豐富的人生歷練,才能夠站在制高點統籌全局。擔綱者必須緊扣市場脈動,協助導演找到資源完成理想、讓演員心無旁騖全力投入,更重要的是能為投資人掌控成本,不讓拍片淪為無底洞。

《翻滾吧!阿信》導演林育賢、故事主人翁阿信(導演之兄)、男主角彭于晏、男配角柯宇綸等靈魂人物,都是在現實人生遭遇挫折,力圖翻身再創新春。這股拚勁撐起電影的強度、力度,在台北電影節大放異彩,拿下最佳男配角獎及觀眾票選獎、媒體推薦獎。

劇組的努力付出,換來好成績和口碑,也感動了許多關心國片的人挺身支持,台北文山扶輪社更發動企業支持國片,社友包場數千張票,並廣邀扶輪各友社共襄盛舉。我雖遷居新店山區,也專程到松江路的文山、信義兩社聯合例會聽李烈演講,買票請女兒和朋友捧場,夫妻倆另於白天到微風影城觀賞。

《翻滾吧!阿信》許多幕後鏡頭,顯示該片求好的意志力。李烈透露,男主角彭于晏拍戲前,每天比體操選手加倍訓練、三個月密集不斷,手掌破皮流血了,紗布包紮再練,一直到長出老繭;為了練出像體操選手強壯的上身,需把脂肪練成肌肉,他連吃半年水煮餐,一般人可能三天就撐不下去。

最佳男配角柯宇綸是名導柯一正的兒子,演過幾十部戲,為這部戲卯足全力。在片中被黑道毒打,拳拳到肉,力氣耗盡,次日照樣開麥拉,因為韓國的動作指導費用高、檔期短,不能休息;導演林育賢和製片搭檔拍上部劇情片賠掉一千五百萬,已經無路可退。新片的劇本改到三十九版,只許成功,大家都用生命去演,不可失敗。走到人生谷底想要翻身的力量,竟然如此強烈感人!

李烈榮獲第六屆總統文化獎傳進會場,文山扶輪社的節目主持人及時插播佳音,現場掌聲如雷。焦點人物李烈沒替自己著墨,只為國片請命,懇求大家多給台灣電影機會,強力推薦《賽德克‧巴萊》、《五月天》、《痞子英雄》等好片將陸續上檔,請國人多多支持。她的大器,讓在座者見識到一位雍容無私的電影人。

猶憶去年電影金馬獎,李烈監製《艋舺》獲頒「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獎」,徐立功、孫越榮獲終身成就獎,都是熟人和採訪影劇新聞時的對象,好像自己胡了「大三元」。更歡喜國片票房回升,《海角七號》、《艋舺》、《雞排英雄》好戲連台,先後破億。去年國片在台灣電影市場占有率百分之十二,雖不如日、韓、中、印,但已比跌落谷底時成長十倍,欣欣向榮景象,深信後市可期。

總統文化獎頒給李烈,是認為她近幾年「改變台灣本土電影數十年來的營運模式,不依靠政府的輔導金拍片,以改革、創新的方式,創造商業電影新的營運模式,讓台灣本土電影有新的未來,打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前景」。

李烈對台灣本土電影製片流程的革新,讓大眾看到好電影,她點亮國片的燈,也讓合作夥伴們翻身,演出一場人生好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