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理財

宋滌姬 |2011.09.18
2032觀看次
字級

「智慧的理財與三法印相應!」九月十一日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主題「佛法與理財」,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主持,禮請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及禪學股市世界研究會總會長吳天池博士擔任與談人,與九百位民眾分享如何從佛法中學習理財智慧,破除投資迷思,出離股市苦海,得到滿滿收穫。

適逢美國「九一一」十周年,慧傳法師回憶當時身在美國,立刻打探信徒是否平安,得到的都是平安訊息。在雙子星大樓工作的信徒,依佛菩薩指引,奇蹟般避開劫難。「這些信徒必定在前生累積好因好緣,現世又對無形財富做過許多投資,才有這樣的福報。」

如何分配金錢才合乎智慧呢?慧傳法師引《雜阿含經》偈語:「一份自食用,二份營生業,餘一份藏密,以撫於貧乏。」並說明智慧的理財,正與佛教的三法印相應:「股市每分鐘不斷波動起伏,顯現『諸行無常』的狀態;投資時,心中沒有貪念,即是『諸法無我』;獲利後,發起布施的善念,就有『涅槃寂靜』的歡喜。」

慧讓法師則分析投資股市的三項盲點:

第一點是圖謀暴利:股票的設置是想集合大眾的資金來投資產業運轉,而非炒作股價。但投資者常只求一夜致富,股價上揚立刻脫手出場;見到下跌,反因不甘虧損而加碼買進,愈陷愈深,終至傾家蕩產。

其次是不知自己買的是怎樣的股票:不少人一窩蜂跟著潮流買賣股票,卻不細究股票的風險。投資體質不良公司,豈能獲利?一如禪宗「磨磚無法成鏡,打坐豈能成佛」公案,都在說明「正見」的重要。

最後是缺少善知識的引導:美國投資家巴菲特曾幽默表示:「財務顧問就是那些比你更需要你的錢的人。」一般散戶在跟隨理財專家投資時,常只追求「明牌」,卻未評估這位專家是否秉持佛教「正命」,將投資者的錢當成是自己的血汗錢,穩健地長期獲利,而非僅關注短期的漲跌。

慧讓法師並以星雲大師為例,說明用錢智慧。大師利用版稅,於二○○八年成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推動藝文、學術活動。透過無形的布施,將佛教真、善、美的種子播種到社會各角落。

吳天池博士則從大師著作,體悟「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投資原則。他引詩為證:「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捨一笠管山河。」

「理財方法如星際,誰來定向?」吳天池引《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說明在股市苦海中,常需佛菩薩指引,指引布施的重要性,在股市獲利應捐做善事,護持佛法。

他又以「纏─慘─殘」三個階段,說明陷於股海的苦狀。先是被股價漲跌「纏」住心靈,跌入「慘」的境況,愈陷愈深,終到「殘」的地步。如何跳出這三階段?靠「禪定」功夫。股市禪是在「點」上用功夫,不在「價」上看漲跌,一種「可高可低、可上可下、可多可空、可長可短」圓融無礙境界。

吳天池最後以兩首偈語說明智慧理財的重要:「人生因緣不思議,造化弄人如場戲,投資獲利須福氣,智慧理財最實際。」「富貴安康在股市,悲智雙運勤耕耘,事事如意皆圓滿,慈悲喜捨利群生。」勉勵大家廣種福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