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被「宣判」重大傷病後,就離不開醫院了,醫師也就像情人或者父母一樣要按時約會,有時懷疑到底治療有沒有效,換來換去,最後還是要找一個相信的醫師才可以。
到底要找什麼樣的醫師才適合自己呢?其實醫師都是關心病人的,但是時間有限,所以太過情緒化一直哭的話,他也不太想多說。有時我問醫師:為什麼症狀沒改善呢?醫師總說:不要想一次解決所有的問題,做你能做的。然後說我化療打得不夠多,我怕副作用,他只說上年紀才會有更年期。
每個醫師的想法及治療方式都不同,科別不同、說法也不同,加上網路這麼便利,大家好像什麼都可以查到,電視保健節目醫師也請上來說,已經不是以前醫師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時代了!
當然,也有人為了生計不得不繼續工作的,即使醫師說要好好靜養。看來看去,最厲害的莫過於精神科醫師了──承載那麼多人的煩憂,卻還可以一整天自在的表情,面對病人的無助等等負面情緒,還是可以理智的讓病人鎮靜下來,雖然在離開時我難過得一直哭,我的精神科醫師說:「你確實很煩!」沒錯,因為有時我常常情緒化而忘了提問,複診後再寫信問他,他也不回,於是打電話問,結果,還是要當面才說得清。
前些天去看顳顎關節科,四個月看一次的醫師很親切地說我看起來精神很差,我的淚水不禁流下來了,不論我胖了還是怎樣,他都有注意,讓我覺得一股暖流在心中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