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大腸癌是目前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衛生署最新統計,發生人數為一萬一千零四人,換言之,平均每四十八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好發族群集中在五十至七十歲,不過這卻是少數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若能藉「糞便潛血」和「大腸鏡」篩檢,早日揪出癌前病變的瘜肉,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就可以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台灣癌症基金會和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共同舉辦「大腸癌防治宣導活動─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準備高達八十萬元的獎品、獎金,鼓勵民眾主動接受篩檢;糞便潛血篩檢服務案例最多診所,也可得採檢獎金五千元。
國健局目前補助五十至六十九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透過篩檢發現的早期大腸癌比例,達百分之四十二,比就診才發現的個案,多出一倍。
國建局副局長孔憲蘭強調,飲食習慣不良、高脂低纖飲食和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增加主因,天天五蔬果、每天運動十五分鐘是最好的預防方式,篩檢更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