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封「信平君」,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除了敗於秦國的反間計,他可說是戰無不勝的「常勝將軍」。廉頗墓位於今安徽省壽縣八公山紀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稱「頗古堆」,是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大將軍,他率軍征戰時,連強大的秦國都懼他三分,屢挫秦國大軍。趙惠文王初年,秦國欲向東擴大勢力,趙國首當其衝,為了掃除障礙,秦王多次派兵攻打趙國,但都被廉頗打敗,迫使秦王不得不改變策略,實行合縱政策。秦王改與趙王在澠池會盟言和,也靠廉頗與藺相如合作無間,讓秦王無法占得任何便宜,一時「將相和」傳為美談。
當時東方六國以齊最為強盛,廉頗率軍伐齊,攻陷九城;次年又攻打魏國,大勝而歸。趙國從而躍居東方六國之首,秦國爾後十年間,虎視趙國而不敢貿然進攻,正是懾於廉頗的威力。
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廉頗為將抵抗秦軍,趙軍固壁不戰。趙王信秦國之離間計,以趙括取代廉頗為將,終敗於秦將白起,趙國四十多萬降卒被坑殺,後賴楚、魏國相救,乃得解邯鄲之圍。長平之戰後,廉頗又擊退了燕國的入侵,斬殺燕國的栗腹,並令對方割五城求和。
趙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梁及楚國,但無功績。去世後葬於壽春(今安徽壽縣境內)。
史書記載廉頗食量驚人,年老時每頓飯還能吃一斗米、十斤肉,並經常披甲跨馬馳騁校場。其晚年趙王還想重用,派使者請其出山,但遭奸臣郭開排擠,謊稱廉頗「一飯三遺矢」(吃一頓飯的時間內,上了三次廁所)。趙王遂以為廉頗老而無用,便不復用。最後,趙國的未代國王遷和祖父趙孝成王一樣,也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殺掉了李牧,三個月後秦軍滅掉趙國。若不能以史為鏡,果然國家前途堪憂。
但,我忍不住還是想念念廉頗「EQ真差」,若沒去打樂乘,不要說自己的一生,連趙國的歷史都要改寫了!一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