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和坤為什麼會變貪

郭人銘 |2006.08.22
1815觀看次
字級

在歷史上,和珅從「臣心如水」蛻變為「臣門若市」,是在乾隆晚年,即乾隆五十年以後。那時,資歷、聲望、才能、出身與他相伯仲的大臣幾乎沒有了,因此形成了「鶴立雞群」的狀況。

和珅之所以能夠博得乾隆的信賴與重用,與他能夠摸透皇帝的心思、從而按其行事有很大關係。從總體上看,乾隆對貪官是嚴懲不貸的,這一點,和珅心中有數。因此,如果是平時被和珅所記恨的人,又有極為貪贓瀆職的行為者,和珅定抓住機會乘機滋事。李侍堯一案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爆發的。

李侍堯是乾隆時著名的能臣之一。李侍堯以精明強幹贏得皇帝的器重,乾隆三十八年仍在兩廣總督任職的李侍堯,被晉升為武英殿大學士,兩年後其家族被抬入漢軍鑲黃旗,升為上三旗。由於李侍堯為皇帝所信任,經常鄙夷和戲侮和珅,對此和珅非常記恨。

雖然李侍堯功高望重,但李侍堯對於官場上的種種陋規、惡習,也同絕大多數官員一樣習以為常,沉溺其中。李侍堯曾令僕人把一顆珍珠強行賣給昆明知縣,索銀三千,把另一顆強賣給一名同知,索銀二千兩。後來和珅以戶部左侍郎之職參與查辦了李侍堯。

經核實,李侍堯共勒索銀三萬五千兩,而這只是李非法收入的一部分,並非全部。其管家師爺張永受在北京所添置的房產就有六所、地畝一處、放債銀四千兩;在原籍易州還有房屋數十間、耕地四、五頃之多。但李侍堯如何擬罪,則頗讓和珅費盡心機。為此,和珅苦思了以前類此案子皇帝寬嚴的處理。

乾隆二十二年賜勒索屬下的雲貴總督恒文自盡。當恒文因短價市金被劾後,竟以預備進貢自辯,如此自辯等於把責任推到皇帝身上。儘管李侍堯對屬下的勒索同進貢有關,但李卻隻字不提進貢二字。已猜透天機的和珅對李侍堯作出斬監候、籍沒家產的擬處上報朝廷。和珅的這一擬處,最終得到乾隆認同。
 和珅得志以後,貪瀆更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