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往往也是重鎮,比如昆明、蘭州、銀川、西寧、南寧,比如張家口、錦州、武威、張掖、酒泉。當然,重鎮不一定都是邊關。重鎮有三類:
第一類是區域性政治文化中心。這主要指省會城市,如哈爾濱、長春、瀋陽、濟南、太原、福州、南昌等。它們獨當一面,舉足輕重,當然是重鎮了。至於拱衛京畿的天津和雄踞天險的重慶,自然更不在話下。
政治重鎮中的某些城市,還兼另一類或另兩類重鎮的功能而有之,此如武漢就是。這另兩類重鎮,一類是軍事要塞,比方說大同、遵義、襄樊、徐州、當然還有武漢。由於那裡地勢險要,地形獨特,或依天塹,或踞雄關,或扼咽喉,或處要衝,或「鍾山龍蟠,石城虎踞」(南京),或「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淮南),歷來就是所謂「兵家必爭之地」。不知有多少血性男兒在那裡橫刀立馬,揮戈上陣,與守城之軍或來犯之敵一決雌雄。
所以這類城市往往有一種豪雄之氣或強悍之風,甚至可能會像徐州那樣,背上「窮山惡水,潑婦刁民」的黑鍋。其實徐州人是很熱情豪爽的。《太康地記》說他們「其氣寬舒,稟性安徐」,並不刁蠻。只不過那地方仗打多了,難免多了點粗獷,少了些文雅。
戰爭,畢竟是一件「玩命」的事情,無論如何也雅致不起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一讀到這樣的詩章,我們就不免熱血沸騰、豪氣沖天,甚至「恨不遺封向酒泉」了。
另一類重鎮是工業基地,如煤都撫順,錫都個舊,鋼鐵城鞍山、包頭、汽車城長春、十堰,石油城大慶、玉門、克拉瑪依,當然也還有武漢。這裡又是另一番風貌,是另一些男子漢的「用武之地」。新中國的建設者們,在這裡創造了一個個讓全世界另眼相看、中國人吐氣揚眉的英雄業績。林立的鑽井、齊整的廳房、喧鬧的工地、繁忙的運輸,構成了一道迥異於巍峨城闕、燈火樓台、百年老店、十里洋場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