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教育開講--迎戰人生下半場

李大華 |2006.08.21
685觀看次
字級

二十年後,台灣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六十五歲以上),現今少子化的趨勢,更加劇社會高齡化的程度。
 
如今,台灣已是不折不扣的「老人國」了,再怎麼多生,也不易短期內解決人口老化的危機。未來,不能依恃「養兒防老」的長者們,唯有修好「積穀防饑」的學分,從打造自我價值的職業能力、保持顛峰狀態的健康身心,來迎戰人生的下半場。

越老越要有競爭力
「當自強」的現代老人們,工作生涯不再有機會「四十歲退休」,反而可能得打延長賽,五十五至七十歲依然需要奮戰於職場中!然而,在時代快速轉動與企業薪資成本考量的雙重夾擊下,四、五十歲以上的階層,就算有經驗有才華有想法,若對新興的軟、硬體科技不熟悉,或無法緊密融入社會步調,受雇機會將越來越渺茫。
要讓自己年歲漸長卻身價不折舊,甚至越老越值錢,人力銀行邱文仁總監認為:「關鍵,就在於理清楚每個人的核心價值,接著再全力以赴。」

邱文仁說,卅五歲以後,每個人必須思考自己的核心價值在哪裡,衡量該繼續往上、抑或跨領域延伸,而後做技能上的增進。如果喜歡現在工作而想向上提昇,便可進修管理技能等功課;若想轉換跑道,便可針對自己興趣與長才觸類旁通,如口才好的律師與補習班老師,可考慮轉往主持界發展,成功機率便比別人高。
 
預約下半生的健康
高齡化社會老人生活品質要提升,健康是重大課題。尤其在卅五歲左右走向事業巔峰,其實能量消耗也最大,身體的衰退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相反的,這個時期若能好好把握,就能輕鬆預約幸福老年。

有健康的身心,首先要保持每天「運動」保養身體。抗衰老醫學專科醫師周遵善,建議不妨多做可增加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例如跑步、游泳、騎腳踏車,或是適合長者的太極拳等。再來年紀漸大後,要吃得要很講究:不過量、過油,且在食量也要慢慢減量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並多均衡攝取營養食物,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別當三「等」公民
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陳俊佑表示,在「變老」的社會,「老年學分」是重要的必修課程。不想當「等吃、等睡、等死的三『等』公民」,就要多培養興趣,盡量發揮自己的價值。同時,在健康、戶頭都存好老本,不過度消耗日後幸福,才能及早為高齡化社會做好準備。

(更多關心孩子成長的內容,請鎖定周一至周四晚間九點,人間衛視「2100教育開講」,關心咱的孩子,大家作伙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