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馬英九總統前天宣示修法打造公義社後,行政院會昨天通過《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除明訂土地以市價徵收,也將「大埔模式」法制化,增列得規畫農業專用區,供原土地所有權人申請配售土地、繼續耕作之用。
行政院長吳敦義並針對公有土地都更裁示,要特別防止面積大的國(公)有土地,被面積很小的私有土地透過以小釣大的不公平方式,減損國家或公有土地權益。
內政部長江宜樺說,已將土徵條例、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平均地權條例、地政士法等修正草案與住宅法草案列為優先法案,若朝野有共識,應可盡速通過。
江宜樺說,土徵條例修正草案重點,包括確保優良農地不得隨意徵收、徵收必須符合公益性和必要性、徵收必須以市價為之、必須妥善安置被徵收民眾、畫定區域讓有意耕種的民眾繼續耕種,已領取補償金者,若反悔可改領抵價地。
至於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他指出,完成交易三十天後,就要逐筆實價詳實登錄,包括面積、單價、總價及屋況等,但顧及個人隱私,不會公告買賣人名字。
不過,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土徵條例修正草案問題還很多,如市價怎麼定?政府有沒有能力?定出的市價民眾是否信服?他說,立法院下會期只有兩個月二十八天,除了土徵條例,還有組織法、總預算等,處理這麼多東西,有相當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