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中國債務 恐超日越美

 |2011.08.16
84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標普六日將美國債信降級後,中國國營媒體空前撻伐美國等西方國家借債成癮,明斥美國經濟無異龐氏騙局,說美國自縮其世界責任,應為債癮感到可恥,《人民日報》要美國反省其「寅吃卯糧」的經濟模式,美國政府不敢吭聲,幾乎是轉過另一邊臉頰讓對方教訓。
《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政府公布二○一○年為止,中國負債與GDP之比是百分之十七,相較於美國百分之八十七、英國的百分之八十及日本的百分之二十一,堪稱微不足道。去年底,標準和穆迪相繼調升中國債信評級,理由是中國負債規模適中、外部資產規模大、經濟前景樂觀。
然而中國政府看自己是勤儉又審慎的借款者,人家看你則頗不如是。
專業機構評估一個國家的真實債務狀況,通常使用「政府負債總額」概念,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負債,和社會保障資金。大多數開發國家(如美國)的債務比率是這樣計算。
二○○八年金融危機後,中國的地方、地區政府大舉興建基礎設施,為此積欠巨額債務。
經濟研究公司GaveKal-Dragonomics(龍州經訊)說,中國政府不同部門對地方政府債務的規模,估計各有不同,但比較權威的數字是,到去年底,地方政府負債占中國GDP約百分之三十七。
加上中國政府其他一系列顯性隱性債務,例如鐵道部動輒膨漲的債務、代表國家放貸的政策性銀行債券,以及國營銀行體系的不良債務,則中國實際債務/GDP之比可能高達百分之九十。
其他分析師說,實比可能在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之間。惠譽估計稍微保守:去年底止,比率是百分之四十八。
各方所得數字各異,但共同點出中國的債務負擔遠重於它承認的規模。
惠譽中國銀行業評級主管朱夏蓮指出,中國整體主權債務水平雖然較低,但許多半主權行為通過銀行體系發生,計算進來,數字相當巨大。
她說:「大家忘了,中國是透過銀行體系實施財政刺激方案,而不是像其他國家那樣走發行公債之路。」
中國的負債不是當局輕描淡寫的水平,只是尚無立即的債務危機,原因包括經濟成長仍快、稅收占GDP的百分之二十六、不像日本那樣一旦還債可能引發危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