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史

文建會 |2011.08.13
897觀看次
字級

西元一九六六年(民國五十五年)

●《龍門客棧》票房占年度中外電影之冠。至此武俠片蔚為主流,從本年至一九七四年止,所有賣座冠軍均為武俠/功夫/動作片。依次為《獨臂刀》、《揚子江風雲》、《十三太保》、《十四女英豪》、《猛龍過江》、《龍爭虎鬥》等。張徹因《邊城三俠》、《斷腸劍》、《虎俠殲城》、《獨臂刀》奠定地位。

●聯邦公司建大湳片廠,首部電影即《龍門客棧》。

●邵氏一面拍武俠片,一面積極培養新明星接班。青春片大為發達,如《少年十五二十時》、《歡樂青春》、《星月爭輝》等。

●中影一方面拍愛情軟調電影《寂寞的十七歲》,一面持續拍攝健康寫實電影《路》。台製則繼續延循政宣立場拍攝《梨山春曉》。不過台灣自產影片年產量仍以台語片居多。

西元一九六七年(民國五十六年)

●二月,日片恢復上映。

●四月,二十八家台語片公司成立產銷小組,實施聯合發行。

● 五月,行政院通過電影檢查法施行細則。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