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明天是否安在?沒有明天的老人更應該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光。
我住進安養中心,就是養老,沒有工作的壓力,沒有煩人的家事。在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日子裡,決定以寫作為生活目標。
準備寫作時,先列出每章的重點,有計畫地寫。從我出身的蘇州開始,念上海復旦大學為背景,抗戰結束後跟隨夫婿到日本,繼而異國婚姻失敗,不得不單槍匹馬來到台灣,自食其力過日子,最後到安養中心的一生,用了兩年的時間,完成了三十萬字的《生生流轉》。出版後我收到許多讀者卡片、信件與電話,他們為書中主角不捨、嘆氣、流淚,證明我沒有白費力氣。
一路寫來,曾經和自己賭氣,厭倦了寫作,不寫了!紙、筆丟得老遠。這時候接到好友、作家呼嘯(本名胡秀),從國外打來的電話,他說:「我每到一個國家,不論市鎮鄉村,一定先去圖書館走一趟。竟然在一個僻靜鄉村裡的圖書館,發現妳的大作《生生流轉》一書,就好像看見妳一樣,真是高興」。
胡秀先生的話,有如為我打了一針強心劑,我重新執筆,於是又完成了《在夕陽中築夢》一書(二○○○年,正中書局出版)。
胡秀先生已故多年,寫作時特別懷念他,我也從寫在稿紙,進而跟年輕人學習用電腦打字,最瘋狂的是將手寫《生生流轉》近三十萬字的書,改以手寫板在電腦完成,然後打印出來。
奇蹟發生了,以自傳書寫的《生生流轉》,居然被蘇州易亞影視傳媒公司相中,目前已授權對方在中國拍攝連續劇。
常常看見許多老人,整天坐在沙發裡,吃了中飯等晚飯,時光就在無聲無息中溜走,真是替他們可惜,假若是健康的老人,做些工作,仍大有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