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品藻】黃宗羲 禿筆引蒼水

簡文忠 |2011.08.12
1044觀看次
字級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梨洲,世稱南雷先生、梨洲先生,浙江寧波餘姚人,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家;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譽明末清初五大師,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美譽。其父黃尊素,閹黨奸陷不義,黃宗羲伸冤,時人稱頌「姚江黃孝子」,明思宗嘆為忠臣孤子。為復社領導人,因阮大鋮誣陷而入獄。

明亡,退隱興學,康熙兩召赴京任職而婉辭。學養深廣,為浙東學派之首。考證古文《尚書》偽作,重推孔子生辰;特重教育,《明夷待訪錄》專列〈學校〉一章。著名學生有萬斯同、全祖望、章學誠、仇兆鰲等,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南雷文定》等。

其〈蒼水〉詩追憶張煌言義行:「少年苦節何人似,得此全歸亦稱情。廢寺醵錢收棄骨,老生禿筆記琴聲。遙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兩世雪交私不得,只隨眾口一閑評。」張煌言(1620-1664),字玄著,號蒼水,浙江寧波人,多次會鄭成功率師北伐,與鄭成功、李定國並稱清初三大抗清領袖;與岳飛、于謙共號西湖三傑,寧波市區以蒼水街為紀。著有《張蒼水集》、《奇零草》等。

首聯言少年張蒼水抗清殉軀,不辱心志,可謂足矣。順治二年,張氏年二十五,依魯王抗清,明志死難,歸冥保真,見《禮記.祭義》:「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志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能夠稱情適志。

頷聯言於廢寺攢錢簡殮張氏遺骨,暫殯寶石山。萬斯大等賢義助,於南屏山北麓安葬,親撰〈張公墓誌銘〉。「醵錢」為攢集金錢,「琴聲」典見《晉書.嵇康傳》,司馬昭刑絕嵇康,嵇康奏彈〈廣陵散〉:「〈廣陵散〉於今絕矣。」黃氏以「禿筆琴聲」為喻,為張氏作墓誌銘。

頸聯寫凝空懷想張氏,彼此性情疏狂契合;張氏抗清義舉猶似迴浪侵打礁石,永不息止。

尾聯敘二人交誼是祖輩世代奠基,如冰雪清亮,非彼此私情,不隨眾評而行。雖是悼念張煌言之情,也見其哀世之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