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是儒家思想,相信人初生之始本性善良如白紙般的潔淨無染。佛道兩家講因果,認為人帶業而來,故佛家修行,修真,要出三界六
道;道家修鍊求返本歸真,如嬰兒,或成仙;基督教說人有原罪。業和原罪不等於惡,但是帶業而生是宗教界的普遍認同,雖然出發點有異,但古聖先賢教誨我們要堅守善,宗教界亦教導信眾修善行善,這一點是相同的。
這幅〈人之初性本善〉圖畫,提醒世人,人人都愛生於天地間的各種各樣的東西,亦即萬物,而萬物都盼望安全地活著,不必為自己的生命擔驚受怕。
圖中的護生詩,寫一位廚師手持利刃,追著飛奔而逃的雞,雞嚇得全聚集在案前。豬聽到屠戶在為牠論斤議價,淚如泉湧,牠們對自己生命危在旦夕都心知肚明,只是有口難言。
其實牠們有口亦有言,只是人類聽不懂其他生物的語言而已。萬物都有各自的語言,但人類只懂自己的,而不懂其他生物傳達的思想。若人聽得懂動物被殺前痛苦哀號是在高喊「不要殺我!」,手上的那把刀可能就砍不下去了!
圖中雞飛狗跳之際,擋在高大屠夫之前的是個只有六、七歲的孩童。弱小的孩子可以不顧一切的阻攔殺氣騰騰的庖人,是受強烈的善所驅使,突顯了畫題所強調的「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