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報導】大陸陜西省西安大雁塔保護管理所日前宣布,西安地下水位逐漸回升,以及對塔身有效保護,曾傾斜逾一公尺的西安大雁塔以每年約一公釐的速度改「斜」歸正,目前處於穩定狀態。
西安大雁塔保管所業務科長劉忠表示,導致大雁塔傾斜原因複雜,其中過度抽取地下水是主因之一。由於常年嚴重超抽地下水,西安城區承壓水位急劇降低,大雁塔地下水位曾降至一百公尺以下。為抑制地面快速沉降,西安封閉大雁塔周邊五百口自備井,並加大地下水回灌力度。近十年來,大雁塔地下水位逐年回升,並處於平穩。
大雁塔保管所也徹底整治塔座周圍環境,重鋪供水管道,並改善塔基座防滲、排水和塔頂的防滲工程。為便於檢測塔身的扭曲和傾斜,在塔南北兩面打了兩口探測井監測水位,並在塔身的每個圈洞處設六個監測點。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大雁塔已經停止傾斜,並以每年約一公釐的速度逐漸扶正。
大雁塔亦稱大慈恩寺塔,是為唐高宗永徽三年(西元六五二年)玄奘大師為供奉從印度請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西塔院興建的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改建為七層,通高近六十五公尺,塔身為方形錐體,造型簡約,氣勢雄偉,是中國佛教建築藝術的傑作。
據資料顯示,大雁塔傾斜度的準確測定,最早是在清康熙五十八年(西元一七一九年),當時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傾斜了一百九十八公釐。十五年前,測定其向西北傾斜達一點零一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