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佛洛伊德建構 夢 理論

孫偉 |2011.08.03
1260觀看次
字級

猶太人自亡國後,到處遷移,時時遭到排擠,在精神苦悶之餘,企圖在學問世界裡,尋求安身立命,從而發展出博大精深的理論。馬克斯、愛因斯坦、佛洛伊德,這三位極其著名的猶太人,在近百年的世界歷史上,在不同的領域內,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佛洛伊德(一八五六~一九三九),十七歲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一八八一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到維也納中心醫院工作,從這一時期起,他就對精神疾病的療法產生了濃厚興趣。一八八五年,佛洛伊德專程前往巴黎,去求教法國著名精神學家沙爾可有關歇斯底里和催眠的研究,這對佛洛伊德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他認識到神經系統的疾病起源於心理上的原因。

佛洛伊德回到維也納,建構頗具創意的「精神分析理論」。他把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層:上層為意識、中層為前意識、深層為潛意識,由此構成他的深度心理學。

在治療病人的過程中,他進而發現「夢」在人的精神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人們在清醒時,被壓抑的部分欲望會以偽裝的、曲折的形式,在夢中表現出來。一九○○年,佛洛伊德最重要的著作《夢的解析》問世。這部作品,現已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富影響力的巨著之一,但在它剛出版時,卻遭到世人的冷落和非議,八年裡才售出四百冊。

佛洛伊德,將心理學的研究,帶進了人的深層精神世界,對二十世紀的文學、哲學、社會風尚等,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一九二三年,佛洛伊德罹患了口腔癌,受到病痛的折磨。一九三八年,納粹攻入維也納,他被迫離開了他生活八十年的故鄉,流亡到倫敦。自古賢者多寂寞,隔年,這位精神分析之父,便與世長辭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