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有位秀才進府考舉人,因文章欠佳,落第而歸。此時,秀才已身無分文,窮極潦倒。他走到半路,忽然下起雨來,只好在人家屋簷下避雨。主人出來一看,見簷下站著一位眉清目秀、正在發抖的書生,忙將他請進屋裡。主人一問,知他是位落第秀才,心想不妨試他一試,看看他的文才如何,即說了一個對聯:
不嫌茅屋小,略坐片時;
秀才一聽,知主人肚子裡還有點墨水,便出下聯戲他:
且喜華堂寬,何妨數日?
主人見秀才有意要留下吃晚飯和住宿,就叫妻子備酒菜招待,兩人一直吃到深夜,主人趁興吟出上聯:
誰樓上,咚咚咚,鏘鏘鏘,
三更三點,正合三杯通大道;
秀才原以為他不過講幾句詞彙,不料他出句不凡,末句竟是李白詩,心中佩服。於是,也回主人一句李白詩作答:
草堂前,汝汝汝,我我我,
一人一盞,但願一醉解千愁。
他倆酒足菜飽後,即請秀才就寢:
眠床已設,今宵且可安身;
秀才深施一禮,俏皮笑答:
主意甚殷,明晨定留早膳。
次日早晨,天已轉晴,主人請秀才吃早飯,並送他五兩銀子作盤纏說:
千里送君終一別;
秀才見主人給他五兩銀子作盤纏,噗哧一笑,說:
五兩約我必重來。
主人見他如此滑頭,就嘲弄地說:
惡客惡客,快去快去;
秀才一揖後,哈哈大笑:
好東好東,再來再來。
弄得主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