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965年(民國54年)
●邵氏展開新派武俠路線,徐增宏之《江湖奇俠》系列電影大受台灣歡迎。為日後國片的主流,並淘汰于素秋、蕭芳芳之黑白小銀幕時代。陳寶珠此時亦崛起,並嘗試以彩色武俠片《血魔神功》對抗邵氏,結果失敗。
●王引購買瓊瑤小說《煙雨濛濛》拍片,成為日後瓊瑤愛情文藝片之濫觴。之後李行為中影拍《婉君表妹》、《啞女情深》,李翰祥在國聯拍攝《幾度夕陽紅》、《菟絲花》均為唐寶雲、甄珍,乃至後來的林青霞塑造戀愛女性,影響台灣電影數十年。
●宮闈片仍受歡迎,《深宮怨》、《宋宮祕史》、《王昭君》均賣座。此段時期片型混亂,除文藝、喜劇、歌唱、武俠之外,亦有為數甚多的神怪、偵探、恐怖電影。
●台灣自產電影今年票房較有起色,除了李行為中影改拍瓊瑤電影賣座不俗外,台製與國聯合作《西施》,賣座獨占鰲頭,又與電懋合作《雷堡風雲》,將宣傳意味減低,變為娛樂性強的民族動作片。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