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品藻】閻爾梅 廬山觀瀑賞花

簡文志 |2011.07.29
1277觀看次
字級

閻爾梅(1603-1679),字用卿,號古古、蹈東和尚,生而雙耳肥厚長大,而另號白耷山人,江蘇沛縣人,明崇禎三年舉人,復社成員,與張溥、陳子龍齊名,詩文與萬壽祺風格相類,並稱閻萬。

閻爾梅鼓吹革命,於徐州勸史可法揮軍北進,時清兵南下追緝,閻爾梅受秦淮八豔之一的顧橫波機智掩護而脫險。後出家為僧,著有《白耷山人集》等。

閻爾梅有詩〈劉侗人北赴秋闈遇於虎丘月下詩以送之〉:「行空天馬脫驪黃,世間應自有孫陽。」今「天馬行空」一詞,或與之有關。

首見其〈瀑布〉詩的氣勢非凡:「環穿松竹走銀漿,跌落懸崖萬丈長。聲到山根光四射,漂紅滿澗出鄱陽。」注云:「廬山瀑布數十里,唯出自香廬峰者獨長,乃真瀑布。」首二句言瀑布發源香廬峰,水路穿行青竹,環繞綠林,猶若銀漿迸裂流宕,粼光瀲灩,騁飛的瀑布從陡壁懸崖直落而下。後二句寫飛瀑聲勢驚攝,竄洩山谷,與澗石迸濺,光華四逸,如怒目狂張,瀑布隨谷勢漂流,沿岸拾採漂流紅花而蕩漾,匯流鄱陽湖,隱入長江,煞然而止。此詩表現香廬峰瀑布的氣勢、色蘊、光影,豐富而多采。

另,賞〈香山花徑〉的恬幽清閒:「無邊松竹兩行分,日色穿成錦繡文。此景非關人布得,映山紅染一溪雲。」自注:「自佛手岩東抵大林寺數里皆是。」大林寺、西林寺與東林寺是廬山三大名寺,四世紀時,僧曇詵創建大林寺。白居易曾瀏覽此處而作〈大林寺桃花〉一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處覓,不知轉入此中來。」花徑在江西廬山牯岑西,今為花徑公園,為廬山風景名勝。

此詩描繪閒步花徑的自得之樂,花徑松竹崢嶸茂盛,松枝竹葉分撫靜謐花徑,表現奇特光影效果,如錦繡織就,天然多采。後二句言香山花徑美景非人工巧置,而是天然渾成,豔麗杜鵑倒映穎亮溪水,髹漆一層胭紅若雲。映山紅即是杜鵑花,又名山躑躅、山石榴、照山紅、唐杜鵑,與山茶花、仙客來、石蠟紅、吊鐘海棠合稱五姐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