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台北市十三所明星國中共組「十三聯盟」,決定下月中旬共推「暑期診斷性評量」的變相模擬考試,原因是教育部規定國三模擬考最多四次,學校擔心複習次數不夠,而明年又只有一次基測或北北聯測,學生很難考出好成績。
這項讓國三生能熟悉課程與題型、統整複習的暑評,被北市教育局要求不得辦理;台北市長郝龍斌也不允許學校以各種名義,辦類似模擬考的測驗,如有學校不聽勸,將追究校長責任。
教育部更表示,違反正常教學的學校,要被扣補助款、校長考績不得列甲等。
官方的態度很明確,但家長反應兩極,有人不贊成考,有的希望多考,「十三聯盟」欲辦暑評、有家長認該多考,都是為了升學。
升學考試導向一直是教育改革最大的問題,只要有考試制度存在,明星學校的校長、老師、家長就會希望考生能全心投入考試,能熟練考題、確實複習,在基測、北北基聯測考好成績。
也就是說,暑評是升學考試制度的產物,因而有國中校長建議改革,但教改十多年了,不知有多少專家學者提出建言,結果呢?或許有人會說,十二年國教在一百零三年實施,屆時就會解決。
可是,不要忘了,在教育部的規畫中還有會考,會不會成為變相的升學考試?不少老師與家長抱持懷疑,何況還有所謂明星學校單招,而且若採計在校成績,部分成績也是由考試得到,升學仍脫離不了考試。
依目前狀況,在十二年國教尚未實施前,考試導向不可能改變,正如有校長認為,教育單位管太多了,不如悉心規畫十二年國教內容,盡量免試,導正錯誤觀念及作法。
此外,在關注末代基測考生之際,教育部、校方和老師也應思考,九月入學的國一新生,是首批十二年國教學生,應該怎麼教?
制度改變教學方向、內容和方法當然要不同,如果仍無法真正免試,教法依舊,跟以前沒什麼兩樣,十二年國教就失去意義,若能免試,教學可能出現一校兩制,要師生如何適應,都是問題。
距開學只剩一個月,時間催人急,教育部卻有如慢郎中,若十二年國教就這樣上路,效果會怎樣?
孔令信(台北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