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中一中語言資優班學生翁俊海(見圖/翁俊海提供),從小學過英、日、法、德、西、葡、義、阿、俄、韓等十種外語,八歲就通過大學程度的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國中通過最高級的日語一級檢定;最近又一口氣通過德、法、西等三種第二外語初級檢定。擔任醫生的父親未強破他讀第三類組「繼承衣缽」,而讓他念語資班,全力發展外語天賦,是翁俊海成功的關鍵;他將來想成為外交官。
由語言訓練測驗中心今年首辦「第二外語能力測驗(基礎級)」,近一千五百人報考,升高二的翁俊海表現最優異,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達A1級。A2級指能理解並使用日常生活切身相關語句,對於熟悉及例行事務,可以簡單、直接的方式表達;A1級是指能理解並使用日常生活熟悉且很簡易的字詞和用語。
翁俊海的爸爸翁國祥表示,為了加強兒子的外語能力,俊海牙牙學語時,就開始用英語和俊海對談,小二那年,俊海已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通過者,當時曾接受媒體採訪,九歲那年,考電腦托福更高達二百五十分(滿分三百),上了中學,每學期英文平均分數都是九十九、一百分,得過台中一中英文作文賽高一第一名、東海大學辦的高中生英語廣播比賽冠軍。
翁俊海從小也學日語,上過半年日語學校,學了五十音,可以自己讀日本小學課本,由於要認很多漢字,也有助學中文,國中時代就通過日語測驗一級檢定及日本留學獎金測驗。
翁國祥說,他沒留學過,第二外語也不行,發現兒子對外語有天分,也有興趣,就不斷讓俊海接觸各種不同外語,但不強迫,也不考試導向,平均每天最多學三十分鐘外語,他扮演的角色,就是選對教材,讓學習事半功倍。
不過,讓兒子念一中語資班,而非數理資優班,翁國祥也經過一番掙扎。他說,在台灣,成績好的男生讀理工醫科很正常,讀文科感覺就矮了一截,尤其醫生的小孩,學測滿分不讀醫科,常會被爸爸罵。但他選擇讓兒子自由發展,雖然他兒子高一全班第三名,「但每次看到他沉醉在用英文寫小說,我心裡總會嘀咕:『要是不寫小說,你就會拿第一名。』但家長不應有這種觀念,我從未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