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一九六四年(民國五十三年)
●文學家張愛玲續為電懋《小兒女》、《南北一家親》、《一曲難忘》、《南北喜相逢》編劇。從文革《不了情》、《太太萬歲》、《哀樂中年》時代至今,張愛玲的編劇才華一再被證明。
●台語片仍多,日後成為國語片或電視界重要導演的李行、李嘉、張曾澤、林福地都為台語片執導筒。
●歌唱方式成為電影不可或缺的票房支柱,除黃梅調之外,邵氏拍攝以山歌為主的《山歌戀》、《山歌姻緣》,與時裝歌舞片《萬花迎春》等。電懋也拍攝大型好萊塢歌舞片《鶯歌燕舞》。
●日後為台港武俠片重要導演的胡金銓、張徹分別任導演、編劇(《玉堂春》、《雙鳳奇緣》)。
●邵氏擴展製片於台,拍攝《情人石》,並與中影合拍《黑森林》。台灣本土氣息濃厚。
●金馬獎停辦一屆,新聞局公布三點原因:1.亞洲影展剛在台北辦過;2.社會風氣過於浮靡;3.空難事件猝發,喪失陸運濤等多位重要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