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子安 圖/原子映象
台灣導演鄧勇星在上海拍片,交出了一份極出色成績單《到阜陽六百里》的電影,這個「回家」的故事,在演員洗鍊、自然的表演下,相信帶給觀眾很多的感懷與深思。
故事從一個在深圳開工廠的女老闆曹莉(由金馬影后秦海璐飾演)說起,她生意失敗後,依靠在上海工作的阜陽老鄉狗哥暫時安歇。觀眾們從狗哥和曹莉的寒喧中得知,曹莉在老家阜陽跟當地混混發生關係,有了孩子,混混不願跟她成立家庭,在父親不諒解下,她被趕出家園,只好到深圳開工廠,以製造名牌服飾的盜版貨為生。生意失敗後,曹莉來到上海投靠狗哥,在他當小領班的特種營業所做一個清潔工。
大城市小故事
在上海這個城市中,充滿了各種遠從家鄉飄盪來大城市的出外人,交織成形形色色、鮮明生動的故事。
女主角曹莉因為當年被父親趕出家門,而心裡產生的糾結一直打不開;曹莉分租自己的住處給職業介紹所的阿姨,這位阿姨一直為女兒而跟婆婆鬥爭家產,最後卻發現女兒早在城市裡跟別的男人另組織家庭生活;甫到上海來的啞子阿九,醉心城市裡的一切,喜歡時髦的髮型和覬覦聲色場所的女人,天天想的是不勞而獲的錢和娛樂;還有一位單親媽媽,為了女兒在上海工作,卻被職業介紹所的負責人,造謠說跟自己的老公有曖昧關係,壞了名聲,傷心欲絕地想要回到阜陽的老家。
這當中最關鍵的人物,是把曹莉和阿九當作自己小妹與小弟般照顧的狗哥,他在特種行業當小領班,因為恰巧有一輛報廢的大巴士,狗哥趁新年上海回鄉的車票一票難求,順勢將破巴士修好,利用阜陽老鄉的人情網絡,把車票賣了好賺一筆。為了賣車票,狗哥找了曹莉這個口齒伶俐,人見人愛,受過城市洗禮的女孩兜售無照的車票,也把這些散居在城市老鄉們的故事串連在一起。
為了兜售車票,曹莉必須跟不同的老鄉接觸攀談,她有一種生意人的幹練,卻又體貼善解人意。她特殊的氣質、適度的時髦裝扮,讓她既入時又不過度。她總是用一種有距離卻又合宜的禮貌態度,關心著被兜售的大嬸阿姨們身體狀況、家裡的情形,讓人好生親切、不好意思拒絕她,是那種在人群中每個人都會喜歡的女孩。但私底下的曹莉,回到了自己的住處,總是一付事不關己的態度,教人猜不透她的心思。
對家的思念與溫度
在這個交織各類型生命的人的回家故事中,曹莉對家的想望糾葛,卻宛如霧裡看花。從電影中,觀眾不易了解女主角的內心世界,都是藉旁人之口,觀眾們一步一步,有如抽絲剝繭般的介入女主角的經歷,戲中跟她分租住處的職業介紹所阿姨,因為婆家想教她放棄繼承房產,丈夫老早死去的阿姨無人袒護,卻仍堅持不讓出她可能繼承的房產,為的就是將來想要過戶給女兒,想到為女兒與婆家爭執拖磨的一切心酸,這位阿姨不禁悲從中來,懷疑做兒女的,是否都能了解天下父母的苦心?
曹莉照常地扮演一個良好傾聽者的角色,但大吐苦水的阿姨,終究忍不住質疑曹莉,被父親趕出家門的她,是否能體會父親也是為自己好?或是在心裡對父親還是存著些怨恨?聽到這話的當下,曹莉的眼神不慍怒、不慚愧也不激動,或有那麼些不同意,但也默默地聽過了這些話。其實曹莉的父親已經在一年前去世,即使曾有怨恨恐怕也過去了,畢竟在最後返鄉車要開的一次聚餐時,狗哥勸曹莉跟著她們一起回鄉,她沒有同意也沒有回絕,只是最後仍然不願回家。
伴隨著小吃攤販的蒸氣、上海夜晚的昏黃燈光、老鄉們相聚的問候聲,雖然曹莉的父親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在電影中,但是關於家鄉的種種,在旁人的轉述下,也沒有忘懷過,或許在曹莉的心中,她與父親關係的糾結,這顆石頭始終也沒落下。
之所以身為出外人,就是因為「家」常在心中,但家家又有本難念的經,城市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遭遇,也都有自己跟家的糾葛與心情故事。這樣的感懷,女主角曹莉有,埋藏在心中十年的導演鄧勇星有,或許正值畢業季的大學生也都有。
《到阜陽六百里》這部片,相信能讓觀眾感受到各形各色的人,跟家忽遠忽近的距離──無論是地理上或心理上的──以一種不慍不火,但又無孔不入的方式,照暖我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