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日文版 台灣文學走出去

郭士榛 |2011.07.19
167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大教授齊邦媛耗費四年寫成《巨流河》,中文本厚達六百頁,日譯本新書昨日舉行發表會,《巨流河》日文版分為上下兩冊,由池上貞子、深谷真理子翻譯。池上貞子指出,《巨流河》背景複雜,齊老師博學多聞,翻譯工作不容易,能完成日文版,她覺得非常光榮。

《巨流河》日譯本昨日新書發表會,作家李喬、司馬中原、台大台文所所長梅家玲、台大教授柯慶明、天下文化出版社主編項秋萍等人參加,文建會副主委李仁芳也以書迷身分到場向齊邦媛致意。齊邦媛說:「沉默六十年,我們終於說話了,大陸賣了十萬本,台灣也賣了快十萬,六十年前的大時代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都聽到了」。

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李瑞騰表示,《巨流河》的日譯本是台灣文學館執行「台灣文學翻譯出版補助計畫」的第一部作品,書的英文版也正在進行中,希望藉此將台灣文學推向國際。齊邦媛表示,她從中國大陸東北到台灣,一生學文學、教文學,最重視人類的痛苦問題。她是從最深沉的斷裂中,寫自己的一生,希望讀者也能從文學中感受到平靜和救贖。

李喬指出,《巨流河》雖是齊老師的個人歷史,但投影整個大時代,書已成為文化財。柯慶明更盛讚齊邦媛,「見證了女性英雄的可能性。」李仁芳則表示,自己多次半夜讀《巨流河》,心中感動莫名,他有感而發,回應歷史無常,時代荒謬,以文學書寫可能是最好的救贖,他相信《巨流河》一定會流傳下去。

梅家玲表示,《巨流河》一書超越所有的戰爭、敵對和政治權利,教導大家在面對戰爭的不幸時,還可保有個人的尊嚴、理想與實踐,看到人性中的溫潤、悲憫和同情。

「巨流河」是「遼河」的古名,是中國大陸七大江河之一,齊邦媛以此河為名,書寫她的家族史,映照二十世紀的時代悲劇,成為當代記憶文學的經典。如今日文版一出,齊邦媛衷心盼望,願此書的日文版問世,可增加兩國民間的理解,尤其是知識分子對待災難的態度,增加人類的悲憫心。

齊邦媛一九二四年出生於遼寧省鐵嶺縣,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及文學研究者。譯者池上貞子,一九四七年出生於日本埼玉縣,現任跡見學園女子大學文學部教授,曾翻譯張愛玲、平路、朱天文、焦桐、席慕蓉等多位名家作品。詳情請洽國立台灣文學館:○六-二二一七二○一分機二二二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