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共業

金惟純(商業周刊榮譽發行人) |2011.07.18
914觀看次
字級

「共業」這個詞,近年在台灣有些琅琅上口。但它到底是什麼?恐怕還值得說幾句。

我舉個例子:譬如說,一隻蜜蜂螫了人,結果整個蜂窩給搗了去,這就是共業;譬如說,地球暖化造成冰川融解,結果遠在喜馬拉雅山腳的不丹人首當其衝,這就是共業。

共業發生時,是不問公平、不講對錯、不追究罪魁禍首,隨機或全體承受一切後果的。對「業」來說,人類只是一個單位,不再細分你我。

從這樣的理解,看台灣發生的塑化劑事件,或許可以有不同的體認。

塑化劑事件為什麼源發於台灣、而非地球上任何其他角落?可說其來有自:

其一,台灣正巧是石化和食品加工都特別發達的地區,而且在法治、企業倫理、公民意識都未臻成熟的時代,這兩項產業就異軍突起。正因如此,才在二十餘年前就擁有這種「異業結合」的「產品創新」能力,能夠生產出受到歡迎、有害健康卻又難以追溯的上游原料。

其二,台灣人恰巧曾經是(也許仍然是)全世界最愛賺錢、最愛吃又最圖方便的一群人。消費者圖新鮮又貪便宜,製造商面臨高競爭而不擇手段,因此為添加塑化劑的食品提供了舉世難求的溫床。

其三,台灣社會面臨政治轉型,但公民成熟度不足而易受操弄,導致公權力處於「半失能」、媒體處於「全失焦」狀態長達二十餘年,以至於攸關民生福祉的相關機制,完全無法跟上經濟與社會演化的腳步。

為什麼這件事發生在台灣?如果繼續深究,還可以再找出無數線索。但我要說的是,事件發生當然應該揪出責任相關人,施加刑罰以儆效尤,然而這樣的「究責」,並不足以消除大家的共業。因為,「業」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過了「責」,並且「業」才是導致事件發生的真正根源。「共業」不消,類似事件的再發生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再換個角度看,這件事的發生,難道只是惡業一樁?我倒認為,添加塑化劑食品的長期存在,當然是壞事;但它在此時此刻用這種方式爆發,卻是大大好事。

台灣餐飲和食品加工目前正在品牌形成期,正在產業起飛期,正在對外擴張期,想想看,如果塑化劑事件晚十年爆發,那是什麼後果?而這件事的爆發,是由一位盡責的公務員啟動,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想想看,如果它的爆發是從市場出了事,尤其是在境外市場出了事,如果盡責的公務員受到打壓而無從爆發,那又是什麼觀瞻?

所以說,此時此刻以這種方式揭發,其中的「業」是有惡、也有善的。仔細想想,如果你看到這「共業」中有自己一份,如果你知道「消業」也需要你的作為。那你就算是對「共業」真有了解了。台灣人能經此「共業」而「消業」而「知業」,後福無窮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