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小撇步】先感動自己再說

姚儀敏 |2011.07.15
1379觀看次
字級

自己有感而發,寫出來的文字,自然容易感染別人。

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引人熱淚、開懷大笑,多半因為文字搔到癢處,讓人心有戚戚焉。

所以有人說,好文章不是刻意創造出來的,作者只能釋出自己,誠實的面對喜怒哀樂,猶如剝落千層塵埃,用文字來顯現本來面目。

像諸葛亮寫的〈出師表〉,讓人如此感慨,他不過盡一個老臣的本分勸諫他的少主,衷心期盼國家永續發展。

李密的〈陳情表〉,獲得後世那麼好的評價,也只在於他懇切陳述祖孫二人相依為命的境況。

朱自清的〈背影〉,寫父親送兒子坐火車離家讀書的情景,讓多少離家在外的人想到父親默默關心孩子,感情能不受到觸動嗎?

余光中的〈鄉愁〉,辭藻也並不華美,卻以深刻的思念,換來無盡的感嘆。

這些傳世不朽比鑽石還燦爛的作品,都有一個共同點,亦即老老實實的寫出了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所以能讓經年累月蘊藏深處的精神底蘊抒解開來,我們從這些充滿靈性的作品中,看到真實的感情,作者先感動了自己,於是能夠感動別人。

唐代詩人賈島曾說自己絞盡腦汁,卻只得到少少的靈感,:「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垂,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我想,任何人都能體會那種無法感動別人的苦惱。

賈島如此認真,都還煩惱一事無成,何況才情遠不如他的我們?

所以說寫作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深奧,只要識字,就可以動筆寫,但想觸動讀者的心,作者必須把自己的心打開,把讀者當成知心朋友,訴說內心最深刻的感動,沒錯,「用心寫」和「用頭腦寫」,差很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