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電系統可以把源源不絕的陽光轉換成電能,而且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物或氮化物氣體,乾淨又無噪音,如果能把太陽光電系統變成房子的一部分,讓建築物自己也會發電,那真是最有創意的設計了!
目前,已有建築師把太陽光電系統引用到建築設計中,當作建築材料來使用,像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的光電雲牆、屏東六堆文化客家園區的太陽能傘、竹北新瓦屋客家園區的美麗透光型太陽光電屋頂,以及台北市新生公園的夢想館和未來生活館,都是太陽光電系統與建材結合的最佳應用典範。
科學家正在積極研究太陽光電與建築結合應用的技術,簡單的說,就是把太陽光電變成蓋房子的建材,並且兼具發電的設置,例如:以不同材質的太陽光電板,代替建造屋頂、牆面、窗戶的建材,應用範圍包括大樓帷幕牆或外牆、遮陽棚、天井、住家式斜瓦屋頂、大型建築物屋頂、隔音牆等等,可以提供遮陽、透光、隔熱或溫室以及隔音等功能,在不增加電費的負擔下,提升居家生活品質,是未來建築設計的主流趨勢。
未來建築設計應該是對環境友善,能與自然共生,將節能設計與居家生活結合在一起,太陽光電的應用,讓建築物曬太陽就能產生電力,主動提供潔淨能源,可以輕鬆自然達成節能減碳的任務。立志想當建築師的小朋友,你想到要怎麼做了嗎?
(有聲閱讀:教育電台兒童ECO,周六12:0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