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中國第四大石窟—麥積山石窟以摩崖雕塑聞名於世,據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透露,麥積山石窟的一半是被「釘」在一百四十二公尺高的懸崖峭壁上。
有「東方雕塑陳列館」之稱的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三十公里的秦嶺山脈中,開鑿於四百零二年,年代距今一千五百多年,石窟多凌空雕鑿於一百四十二公尺高的懸崖峭壁上,是中國四大石窟中唯一洞窟開鑿在山崖絕壁上的石窟。目前保護存有洞窟兩百一十六個,造像七千八百多尊,壁畫一千多平方公尺,融合傳統雕塑和古代西域造像風格,有著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
由於壁畫和佛教造像皆開鑿在絕壁上,因此欣賞洞窟藝術須攀登高達一百餘公尺的棧道。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所長花平寧說,一九五三年開始對麥積山進行全面勘察後,由於大量的摩崖雕塑是塑在懸崖峭壁鬆散的砂礫巖上,因此面積占麥積山石窟一半的西崖窟區,因山體風化而出現剝離現象。
為挽救麥積山石窟,國家文物局召集專家對石窟提出維修方案,在否決了將西崖石窟整體搬遷下山、用八大柱頂住風化層等兩個方案後,確定了用鋼鉚桿將風化層釘在山體上,以保存完整的石窟風貌方案。這個方案要求最後在崖體上用鋼筋作網,噴上二十至三十公分的水泥砂漿,最後把表層做舊。
一九七六年,國家文物局投入三百萬元人民幣開始對石窟的維修,維修工作於一九八四年結束,工程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維修結束後,麥積山西崖石窟被緊緊地釘在山崖上,至今已二十多年沒有發生事故。
麥積山石窟在維修中全部更換了原來的木質棧道,現全面舖設的鋼筋水泥預製板的棧道中,不到一點二公尺一根的水泥橫梁能承受四噸的壓力。
花平寧表示,為更有效地保護石窟,目前研究所工作人員正對六個石窟的塑像和壁畫進行整窟臨摹複製,完成後將整體「搬」下山崖,陳列在山下的瑞應寺,供遊客近距離欣賞或赴世界各地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