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十輪經》卷第九〈福田相品〉:「善男子!菩薩精進,有二種相: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云何菩薩世間精進?謂諸菩薩,精進勇猛,勤修三種世福業事。何等為三?一者施福業事;二者戒福業事;三者修福業事。」菩薩出世間的精進是什麼呢?「謂諸菩薩,勇猛精進,於諸眾生,其心平等,除滅一切煩惱業苦。菩薩精進,修一切善法,於諸眾生,心無怨親揀擇,平等如地,以平等心,修持無漏真實福田,才能除滅一切煩惱業苦,得無上菩提」。
吾人在誦經拜佛或布施修福時,常發心如朝露,無法持續恆長。有一點挫折失意,就怨責沒有保佑。其實,求人不如求己,求財不如勤儉,求名不如隨分,求安不如守戒,求助不如結緣,求福不如修身。
又《維摩經》說:「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行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侍一切眾生如諸佛,承事供養,無所分別,如《地藏經》言:「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心謙卑如大地,歡喜承載一切有情,平等普遍,心無怨親揀擇。星雲大師在《金剛經講話》中說,一個心平等的人,已沒有我等四相的障蔽,才能發起大心,修一切善法功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