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公布老化地圖,嘉義縣老年人口最多,是「高齡縣」榜首;而年初的資料顯示,嘉義縣也是國民平均所得最低的縣,每戶所得比外島還不如,落後與衰敗的程度,令人酸楚。
嘉義縣是傳統的農業縣,工商業不發達,就業機會欠缺,人口外流嚴重,只留下老人固守祖田,勉強維持溫飽,農田乏人耕種,只好辦理休耕。
走進鄉下,街上店家歇業速度比開業快,只剩老舊的「甘仔店」和小麵攤;月初參加廟會,不見人潮和熱鬧氣氛,冷清得讓人感覺淒涼。
據統計,十年來上班族平均月薪只增加一百三十二元,顯示經濟不振,企業不加薪,民眾又沒賺錢的管道,收入當然沒增加,可是物價持續上漲,新貧更加顯著,政府雖致力經濟發展,卻是無感復甦,讓嘉縣幾乎無法翻身。
老人成為嘉縣主要居民,是時代進化的演變,也是農村的悲歌;老人是寶,若缺少積蓄、醫藥、照顧和依靠,就變成痛苦和累贅。
筆者深愛這片土地,雖然它又老又窮,希望中央及地方政府能加強建設,並致力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縮短貧富差距,讓鮭魚回流,並建立長照系統照顧貧困老者,別讓老窮相隨嘉義縣,這是縣民最期待的心願。
宏信(嘉縣水上/文字工作者)